古韵关山
关山城始建于哪个朝代,《临潼县志》记载不祥,民间却流传一种说法,最初的关山城是北宋时期赵德芳后裔建造而成。据说赵德芳的后人在河南汴梁为官,王爷冒犯了朝廷律令,被皇上下诏发配至渭北平原的关山一带。久居关山,赵德芳后人便大兴土木建造起了一座城池,因地处关山,故得名“关山城”。关山因地处蒲、富、临、渭四县之交,故而素有“鸡鸣一声听四县”之说。此外,它也是秦晋经贸往来必经之地,在历史长河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明朝万历年间,风雨沧桑的关山城得以重修。关山城的结构是三街,六部,十巷。所谓三街意指南街,正街,北街;所谓六部意指东南部,东北部,正东部,西南部,西北部,正南部;而十巷意指冉家巷,王家巷,鸡市巷,当铺巷,老池巷和五个经道巷。关山城城墙周长四里许,东西长约700米,南北长约400米。城墙高约两丈许,宽为5丈许,城墙上的道路可以并行两排马车。城的一周有护城河环绕,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城门。城墙上修建有起起伏伏的城垛,并在重要位置修建了墩台。
清末明初,作为临潼县二衙门的关山镇辖四十八堡、十三小村。城内有老爷庙、太白庙、玉皇庙、城隍庙、三义庙、演武场、文昌阁、书院、义仓、二衙、会馆等,一应俱全。朝廷派驻在关山的官员,督办着临潼渭北十二镇的民政、治安、赋税等事宜。
自古关山有崇文尚武之说。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渭北书院即引领了一方教育,也曾为我党在渭北一带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便利,还开启了渭北地区女子教育的先河。此外,绅佬们也积极筹措资金,在关山城东门外东岳庙旧址上筹建了四维中学。郭自兴、郭宇晴、冯钦哉、邓宝珊、杨虎城等,以及地方绅士苏林芳、梁汉章等均为筹建四维中学出钱出力。如今,四维中学已改名关山中学,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关山古名上寨,而其周围又有水寨、马寨、张家寨。旧时,寨多为屯兵之地,曾作为秦古都栎阳京畿之地的关山城,起着天然屏障的作用。既是屯兵之地,自然盛行习武之风。闻名遐迩的关山蹩鼓,鼓曲来源于蒲城,后又融入武术,在当地深受喜欢。西安有名的哥佬会杨九娃等刀客,曾携带兵器“关山刀子”行走江湖,一时间威风八面。不仅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还接触进步思想,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关山曾是秦晋经贸往来必经之地,也一直是渭北的商贸重镇。时过境迁,小城镇建设开放之风劲吹,几年前,一条长达15公里的关咸路全线贯通,将关山镇纳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有力助推小镇快速有序发展。于是,独具慧眼的投资商们纷纷选择关山,如关山胜景、关山府邸、西部淘宝城等项目落户。此外,关山还建起关山护城河、关山公园、文体中心、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被誉为中国甜瓜之乡的关山镇,正充满着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