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
心情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爱情文章 现代散文 优美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耀州区气象句子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正文

蜀河纤

作者: 韩健畅2016/09/27现代散文

我们站在蜀河入汉江口。汉江从西南向东北涌流,蜀河北来,似乎有些仄身地奔入。对蜀河人来说,蜀河是一条界河。蜀河人习惯上以汉江分南北,叫江南、江北。蜀河镇在江北。蜀河人要过江到江南,有船只摆渡。蜀河码头位于河口入江上流一百米处,蜀河人叫老码头。早先有一条石级路上下。码头被水冲垮了,但遗迹尚在。站在现在的公路上,俯身下视,早年拴船的石桩犹在。原先汉江岸边没有马路,离江水一米或者一点五米高低,只有一条纤道,是拉纤人的行道,刚容得下纤夫的转身。纤道在石头上敲打出来,一个一个小脚窝。二十世纪30年代初,陇海线和长安至河南西狭口西平镇的长坪公路修通,许多货物由铁路和公路运输分流,蜀河口的水道航运才逐渐趋于衰落。在蜀河镇出生也在蜀河镇长大的周善群说,他15岁之前,纤道还都在,襄渝线通车后,拉纤的船只再一次减少,纤道很快被荒草湮没。直到修建从蜀河到汉江边沿河公路,纤道才迅速消失。可是江南的纤道遥遥望去,隔着江面,隐约可见。

纤绳有大的铜钱那么粗,以棕和麻拧搓编织而成。据记载,安康河街在清代中叶形成后,有上中下三个码头,沿码头的商号有十几家,铺、行、户、店栉比,其中就有纤担铺,专门编售纤担,供木船拉纤使用。现在,纤绳也消失了。对古老的中国的航运史来说,船、橹、桨、篙都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而据《物原》记载,纤绳的发明者是帝尧,是这位三代前的圣人发明了纤绳。从那时一直到纤绳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退出中国航运史,一条纤绳浸满了拉纤人肩背的血汗,消耗尽了一个拉纤人从青春到壮年的力气。

一条黄金水道汉江,有许多码头,有许多船帮会馆,有许多平浪宫。蜀河镇早先的杨泗爷庙就供奉着杨泗爷法相。1949年10月后法相被搬移毁弃。纤夫扯船拉纤出门之前,都要到杨泗爷庙跪拜祷告。据说蜀河纤夫每到危急艰险关头,总要不由自主地出声呼唤“杨泗爷、杨泗爷……”据说如此不断的呼唤,杨泗爷就能听见显灵,回来保佑纤夫们行过险滩,平安回家。杨泗爷到底是谁?周善群查阅资料,考证湖南和汉江流域的杨泗爷庙后认为,杨泗爷就是南宋初活跃在洞庭湖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杨幺。但是又有人认为是南宋抗金的吴璘部将杨从仪。

航程漫长,滩险水急,纤夫就大声唱着号子:“水的浪,石的坡,石头缝里熬生活。一根纤绳拉出去,不拉船过拉命过。”纤绳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拉过蜀河,拉到蜀河,命还在,钱也暂时进了腰袋,纤夫喜极而歌,街上的酒馆就成为纤夫们的宴饮欢聚之所。

夜雨水涨,汉江的水势有些汹涌的波澜。我问周善群,他说,如果要行船,水还要比这大些才好。我是缺乏关于行水的经验和阅历的。据杨泗爷庙的明代的汉江水位刻度线记载,汉江发水肆虐之时,水就趴在杨泗爷庙入门的最高台阶上。而站在杨泗爷庙前,风平浪静春和景明,汉江遥遥地驯顺地在烟笼雾罩的江心,距此二百多米。

沿码头上来,是一条老街。老街偏旁,另有一条一庹宽的山道,“之”字形拐向山腰,崖壁錾凿四个楷书大字,红漆涂填,曰:“骡马古道”。骡马古道一直通向旬阳县城,是蜀河镇三条旱路之一。也就是说,早先蜀河上达旬阳县城,是从山腰和山顶行走的。踏上骡马古道,仰望山上,绿树浓荫里,蜀河镇从江底上来,却盘盘旋旋,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一直袅袅地随着山势巢筑在山巅。

古长安城的湖广货,就是顺着一道汉江,从两广,从汉阳汉口,溯流而上,船载着,纤夫背着纤绳挽着,一路涌波逐浪的到了蜀河,然后下船上岸,再沿着这条骡马古道,骡驮人背,一路到柞水到广货街,翻越秦岭运到西安,成为时人日常的资生。

更多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现代散文

随便看看

耀州区气象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