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源于希望
那是个月辉如洗的晚上,立在合肥西郊大蜀山顶,我俯视脚下的城市,它是我目前栖身的场所。夜空灯火璀璨,道路流光溢彩,如同一个硕大的舞池,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载歌载舞,缺乏乡村的悠闲,也没有大都市的局促和紧迫,我的邻居们以平和的姿势,不急不慢地把日子向前推进。
能够这样置身于城市之外,冷静地旁观属于自己的城市,这样的机会是不多的,但必须要有,否则,时间长了,会忘记置身何处,失去方位感。
日子总是一天天杂沓而去,时光总是一年年倏然消逝。不经意间,我们的身边就多了陌生的面孔,还有的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我们不知道他的去向。城市化的生活早已没有了炊烟,炊烟才是一个人真实的踪迹……
一个人只能做一个时代的事,这是一位先哲说的。可是,时代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意味着什么呢?在物质的年代,我们甚至感受不到身处时代的脉搏,只是,隐约的,从水底传来一般,能听到时代的心跳。如果我们还有信念,如果我们还有执着,如果我们还有动力,一定是来自这微弱的心跳。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怦怦的节奏,还会像远古战场上的金鼓,或者无边草原上的猎猎旗风,让我们的畅想慷慨而不失温暖,悲壮而全无懈怠。
那天晚上,我在心里一遍遍念叨,“何时再有蔡元培?”
1907年,一位年在不惑的中国人踏进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校门,他怀抱研究德国教育兴国,以便借鉴的决心。他叫蔡元培,前清的举人。在此之后,他先后三次留学德国,长达6年多,深受以德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熏陶影响,其中洪堡教育思想对他影响颇深,是其改革北京大学的重要思想来源。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从此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力倡导和推进现代教育,其理论建树和对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深刻影响了我国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发展进程,成为当之无愧的我国现代教育之父。
深厚的国学积淀,稚子绕膝的家室之欢,40岁的年龄,没有成为蔡元培孜孜求学的障碍和托词,相反,成熟的心智却成了他思考和改革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座高台。
之所以会想到他,不是说我对中国当下的高等教育有什么认知,也不包藏着什么样的鸿鹄之志。而是因为,自己恰好处在先生抛妻别雏远赴异国他乡的年龄。这样的年龄段,实在很尴尬。下不能归入青年,上不被中年接纳,可是不远处,暮年之气已经依稀可见,稍不当心,就会被携裹而去。
这是我不愿面对的趋势,也不该是自己的宿命。事实上,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在每个人心里一刻都不会停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和繁花,都在春天的空气里酝酿盛开,而春天,就是每个人对将来时光的希冀。
在这样的年尾,任何梦想都一定是指向春天的。
如果我们的身边再少一些暴戾和浮躁,如果我们的心态多一些平和与向善,如果我们的生活少一些傲慢和狂妄,多一些对生命和尊严的敬畏,如果我们的眼中不再只有花花绿绿的纸币,而多一些正义和平等,那么,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无论蛰居在怎样的乡村,都能感受到炊烟正在升起,鸡栖于埘,牛羊下来。感恩,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宁静,是世界反哺于人的恩赐。
在我的畅想中,物质的、文化的、道德的、意识的,能够同步奔向和谐。这就不是哪一年的畅想,而是人类永恒的、年复一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