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你知否?
你一定知道司马昭。因为你一定听说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
顺便的,你大约也知道这句话的背景,所以也知道司马昭是曹魏时候的权臣,权势大到皇帝都很忌惮,亲自带人想要杀掉他,结果反被他的手下干掉了的故事。
但是,你不一定了解司马昭这个人。
你不一定了解在这句彰显了他的野心和狠戾的话之外的司马昭,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当你看到吴国的张悌说“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时,你会想到他说的是司马昭吗?
比如,当你看到唐代的虞世南说“克宁祸乱,南定淮海,西平庸蜀,役不逾时,厥功为重”时,你会想到他说的是司马昭吗?
又或者,你能想象得到,起兵叛了司马家的毋丘俭是怎么评价他的吗?“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君子、忠诚,这些词在历来的史评中,妥妥的和司马昭无关,可是,毋丘俭却这么说了。
当然你可以说,毋丘俭不过是为了分化司马兄弟而已;你还可以说,世所谓大奸者必有大才,司马昭能成为权倾朝野之人,必然有他的手段。可毕竟这是历史。历史都是一个个人用一个个脚印走出来的,没有那么多“王霸之气一放,小弟纳头便拜”的故事。在历史的语境里论起“手段”二字,其中无不包含着无尽的计谋、策略、方针,以及最重要的:实干。
是的,实干。
只会溜须拍马,只会阴谋诡计,只会厚黑平衡的人,是开不了一个时代的。
那么,司马昭又做了些什么?
农业方面,“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法律方面,“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礼法方面,“命荀顗因魏代前事,撰为新礼,参考今古,更其节文,羊祜、任恺、庾峻、应贞并共刊定,成百六十五篇,奏之”;更不用说军事方面,“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坐稳江山,靠的是踏踏实实。
所以你看,其实我们一直都不那么清楚,这个有着“路人皆知”的野心的司马昭,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握稳了权柄,又平羌灭蜀,为儿子打造出开创皇朝、一统天下的基础的。
换个角度来说,其实我们也不是那么清楚,英豪辈出、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到底是怎么就终结在了司马家的手里的。
当然很多人会立刻说起司马懿。司马懿必然是绕不过的,可是——然后呢?
老祖父身居高位不会直接导致小孙子逼宫自立,司马懿虽说军政总揽,可其之于曹魏,到底还是逊了曹操之于汉室许多。所以明明白白的,居中过渡的司马师、司马昭二人,功不可没。
何况这种祖孙三代一以贯之,最后达成目标改天换日的事,不是少,而是极其少。
多少声名赫赫堪称人杰的老爹,儿子不过庸庸碌碌,更不用说这种军政总揽、征服天下的大事了。甚至可以说,真正打下坚实基础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师、昭两兄弟。所以房玄龄才会说:“世宗(司马师)以睿略创基,太祖(司马昭)以雄才成务。”
没有这两兄弟的辛劳,司马家也不可能一步登天。
汉末时,经过多年军阀争斗,汉室衰微已极,而曹操把能做的都做了,只差临门一脚。所以曹操去世的当年,曹丕就能将汉帝一脚踢开。但司马家却不是这样。以晋代魏这盘大棋,下棋的人并不只有一个,祖孙三代,缺一不可。
所以,其实这是一个比个人奋斗更好看,也更引人玄想的故事。
官二代,其实不好做。父亲太耀眼,儿子往往就成长不起来,如何从父辈身上学到治世做人的本事,也是一门学问。
拖家带口的更不方便。家大业大后兄弟心不齐的,不比发达后反目成仇的夫妻少,毕竟各人会有各人的心思。想要兄弟齐步走,也是要费思量的。
更不用说政治遗产的继承,从来都是件麻烦事。父亲的人不一定是儿子的人,兄长的属下不一定听弟弟的,所以很多集团在核心人物倒下后一哄而散。凝聚人心,可不是靠身份就能办到的。
但你看,司马家都扛过来了。或者确切些说,作为中坚人物的司马昭,都一一办到了。
很精彩的故事,不是吗?
可是搜遍网络,关于这样一个司马昭的书,除了《司马昭定三国》,别无他书。多遗憾。那么多讲三国讲两晋甚至讲他父亲的书,关于他的却只有这一本;他在那么多书里当着配角,演着人们一直所知的权谋、阴狠、野心,却只有这一本能告诉你,司马昭何以成为司马昭。
盖棺定论是重要的。可作为千年之后的人,读史的乐趣或曰要旨之一,不正在于看到当年的那一个人,面对时代大潮,面对天下风云,他如何一步步走来,如何画下了自己的一笔吗?
所以有的书是不能错过的。因为有的故事,前人从来没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