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渐淡的春节
春节年年过,年味儿却是越来越淡了。
从前,最能体现年味儿的,在家是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出门是赶年集、走亲戚、发压岁钱。而今,这些虽然还有,但都变味儿了。
从前,写春联、贴门神是特别喜庆而庄重的事情。买了红纸,请了先生(村里毛笔字写得好的人),报了家门,按照先生的要求折叠好,就恭恭敬敬地等着先生给写对子。那时,先生给每家写的对子的内容都不一样,否则,先生就没有资格叫“先生”了。门神也各有样子,否则,门神也不神了。而今,银行、饭店、商场、单位等等都给客户或职工送对联,什么请先生写对联,就连买对联都没必要了。门神也随对联一起奉上(往往是“福”字)。于是,家家都省事,家家都没有了个性化的对联与门神。年,也千篇一律了。
从前,年关时,赶年集、买年货是热闹而喜庆的事。而今,家家物品丰裕,平时吃喝与过年无别。于是,为过年而去赶集、购物就成了另类,仿佛是不知魏晋的桃花源人。
从前,食品短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饺子,热气腾腾地煮饺子,边吃边聊地品饺子,是过年的经典内容,浓缩了亲情、和美与欢喜,所以,连俗语都说“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而今,美食天天处处有,饺子实在算不上美味了,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包饺子的情形很是稀罕了,买了饺子吃不过是不得不沿袭的传统,实在不再是一件期盼中的快乐。甚至大鱼大肉、生猛海鲜也不吸引人了。品美食,似乎已经淡出了年的内容。
从前,“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放鞭炮”,是我们儿时最熟悉的儿歌。如今,孩子们不再穿打补丁的衣服了,“新衣服”的概念也随着“旧衣服”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了。淮河以北的中国一年内有大半年时间被雾霾笼罩,连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海口在世界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也仅列273位。于是,我们不敢沿袭传统放鞭炮了。随心所欲地放鞭炮,似乎成了极不道德的行为。
从前过春节,小孩子最快乐的事当然包括得到压岁钱。除夕,家中长辈会给孩子发压岁钱,叫做“压压岁儿,富一辈儿”。初二之后走亲戚,长辈也会给来访的晚辈发压岁钱,五毛、一元不等,两元就是大数目了。这样的年俗,既让小孩子高兴,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那时的压岁钱都明着发,并顺口说出“富贵、平安”等吉祥祝福语。而今,不管是父母还是亲朋,给孩子的压岁钱都装进红包里。心意不再是通过祝福语表达,而是以金钱数目的多少来表达。压岁钱变成了“宣誓钱”。对孩子们来说,网上抢红包比实际上得到红包更快乐。
从前,除夕是家人团圆的时间,大年初一是拜访亲族长辈的时间,初二之后是走亲访友的时间。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走动,叙叙旧,吃吃饭,喝喝酒,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而今,亲朋好友的走动稀少了,微信、短信、电话拜年盛行起来了。拜年的时间,也提前到了除夕夜前,有的甚至提前到了除夕的前一天。即使有的带着礼品走动,也是礼品奉上,短聊即退,绝没有叙亲情聊见闻的想法。礼品,似乎就代表了亲情。
从前,人们习惯在家过春节,自由、散漫、轻松而温馨。而今,春节是全民长假,全民出游。于是,就出现了三亚海滩人贴人、免税店内人挤人、高速路上卖糖葫芦等等奇观。春节出游本为寻乐,结果是处处寻堵,路堵、人堵、心堵。
从前并不遥远,也就是三十多年前。那时,商品短缺,腰包干瘪,交通不便,竞争不强,但是,亲情浓厚,心情愉快,情谊真挚,走动频繁,春节是热烈、喜庆、轻松、温馨而饱含浓浓真情的。而今,经济增长了,商品丰富了,腰包鼓囊了,机动车替代双脚了,手机掌控人心了,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了,但是,年味儿变淡了,亲情变淡了,家里冷清了,外面热闹了,时尚稀释传统了,奔忙代替轻松了,微信代替问候了,春节奔波在嘈杂、炫富、攀比、郁闷和不知所措中,愈发光怪陆离了。
这样的春节,还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