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随感
“天鹅”飞走了,天空似乎很不高兴,晴一阵,阴一阵,再紧锣密鼓地下一阵。
现在,雨脚如麻,很起劲地下着。浇湿了千家万户的屋顶,将我身处的蓬勃发展中的小城淋得水湿。“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俗语说得真不错。从敞开的窗子溜进室内的空气冰凉冰凉的,清醒了头脑,却冷麻了四肢。不到气温冷得令人难以接受时,从不愿关窗,窗是房子的眼睛和鼻子,关了窗,就会看不清楚美丽的景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将身体移入床被里,一会儿的功夫,四肢就很温暖舒适了。人生路漫漫,不能时时刻刻都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不适意时,不妨巧妙的处理一下,就像将冷麻的四肢放进温暖的床被中,化不适为舒适,生活就会有滋有味了。犹如娟——在上海安家落户的高中时好友,经常辞职,只因工作压力山大,担心身体吃不消,挣够了一段时间的生活费就会辞职,调养身体,然后再去奔波忙碌。我受娟的影响也在逐渐改变生活观念,适当的给自己放松一下,感受感受生活的舒适安逸,放宽心态,不要一天除了睡觉时间大脑总是绷成拉开弓的弦想着工作上的事情。疲劳时,停下脚步歇一歇,欣赏欣赏周围曾经被忙碌的自己忽略的胜景,调整好状态,再轻装上路,步伐会既轻又快,行动起来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是俗语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吧。
倚床听雨声想起了林黛玉对贾宝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思绪飘然游离到母亲窗下的两缸红莲那儿。想着坚强的红莲应该还在次第开放,没有凋谢呢吧?可天生慧智的她们,一定从渐渐变冷的气温中觉察到了秋意,盛开的光鲜中,是否会透出丝丝寒意和恐惧?美好的时光即将逝去,再怒放时已是下一轮生命对季节的演绎。物转星移,时间无情啊!读十九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其中的某些景物描写令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异国的我产生了强烈共鸣:月亮升起来了,光华洒满大地。高高耸立的白杨银光闪闪,田野上的雾气飘飘不动;河面上没有星星,但似乎铺了一层珍珠,不息地流淌,微微泛起波澜。空气和煦,微风香甜,大地平静了下来。哈拉昂吮吸着夜色的温馨,大口地呼吸着,他现在感觉到清爽、宁静和无比的宽慰……相隔一百多年,自然景物在两个敏感的灵魂里产生了共鸣,而且空间距离是如此遥远,遥远到国籍不同,遥远到阴阳阻隔。而到了若干年后,现在这个运动力还算强盛的生命也将在一抔黄土中安息,又会有下一拨敏感而热爱自然的生命在她的文字里继续感叹物是人非的变迁……
秋雨仍在下着,没有风来助兴,但不会太久,再下过几场秋雨后,就会有“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枯败凄凉景象了。而我也即将迈动停驻的脚步,精神抖擞地继续”为五斗米而折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