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花海
是人,都会爱花。
不是人的蜜蜂、蝴蝶们,也都爱花。
花之所以可爱,一是它有灿烂的颜色,二是它有悠长的香味,三是开花后多能结下果实。
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的城里人,虽然爱花,但远离泥土,不嫌麻烦的,便只能可怜兮兮地在阳台上摆几个盆盆罐罐,养几朵小花欣赏欣赏;懒得浇灌的,则只能买几束绢花塑料花放在客厅中卧室里过过眼瘾。
生活在湘南山区的几十万蓝山人爱花,却是另一番境界。在他们眼里,城里人眼前的几朵小花,不过是穷人手中的几个铜板,唐诗中的几首绝句;而蓝山人眼前的花山花海,则是宇宙中灿烂的星空,明清文豪撰写的长篇小说。城里人爱花,只懂得观赏,显得小里小气;蓝山人爱花,除观赏之外,更注重它的经济价值,是大手笔,大气概。
蓝山,自古以来因天蓝、山蓝、水蓝,所以又别称“三蓝”。三蓝中点缀着万亩、百万亩五光十色的鲜花,那是何等壮丽的童话世界。这童话世界,有一半是大自然的赐予,有一半是蓝山人的创造。
蓝山,蓝山,家家户户都是开门见山。春天来临,杜鹃花开,万山红遍;中秋一过,野菊怒放,遍地金黄;严冬来临,瑞雪飘飞,树树银装。这些上天的馈赠,虽然能饱人眼福,但好景不长,十天半月之后,这些花山花海便凋谢消融得无影无踪了。世世代代如此,人们叹息一阵,无法挽留,只好随他去吧,好在年年美景重现,有的是机会任你欣赏下一波。
天赐的花草毕竟有限,蓝山人便因地制宜,进行人工种植,打造花海蓝山。蓝山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山下的农民就是依靠种植水稻为生。冬天,他们便在万亩农田中撒上“紫云英”草籽,一开春,草籽便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绿油油的叶片间,开满了星星点点紫红色的花朵,整个田野就像布满彩霞的天空,人在田间行走,就像腾云驾雾的神仙。草长肥了,农友们便将田灌满水,然后犁田,将紫云英深深埋在泥水中,任它们腐化为水稻的肥料。夏末秋初,水稻杨花,田野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不久,沉甸甸的稻穗,一片金黄,在微风中摆动,人在田间行走,就像在大海的波浪中浮沉。有幸目睹这壮观的景色,你的心情会爽到极点。
除了传统的粮食作物之外,蓝山人还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比如油菜、荷莲、黄花梨、金银花。近年来,农田里很少有人种草籽了,农友们改种油菜。春天,万亩农田油菜花开,一片嫩黄,好像整个大地都铺上了黄金。人在田间观赏,就像蜜蜂在花中采蜜一样,心里甜蜜蜜的。花后一两个月,人们将油菜籽运到榨油厂,将清亮亮的香喷喷的菜油挑回家,不仅每家每户全年吃油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还可以销往外县外省,赚回不少钞票。也有几个乡的水田,农民不种水稻、油菜,而从水乡引进荷莲。盛夏,几千亩荷花盛开,招来成千上万游客观赏。初秋,集市上到处是卖新鲜莲子的摊贩,家家都买新莲炖肉,莲子粉粉的,进口即化,口感很好。干莲子则远销外地,能卖几十块钱一斤。在丘陵山坡上,以前长满了杂树荒草,这些年都开辟成了果园或药材基地。大洞、太平几个乡的万亩黄花梨园,二月天,梨花盛开,这山那山,一片雪白,游人走进这冰雪世界,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寒冷,他们闻到的是梨之香,蜜之味。几个月之后再到梨园来,则是满树满山黄澄澄的果实,摘一个尝一尝,真是透心香甜,恨不能将整担整担的梨子买回家慢慢品尝。梨儿太重搬不动,你可以买梨干、梨酒带回去,那又是另一种风味的享受。
改革开放后,蓝山人逐渐具备经济头脑,懂得经商致富之道。他们将这些美景用相机拍摄下来,登上报纸,发在网上,广为宣传;同时修好道路,建好餐馆,开辟旅游景点。近几年来,蓝山连续举办了几届梨花节、菜花节、荷花节,成千上万的远方客人慕名而来,观赏蓝山的花山花海。蓝山人很慷慨,不收门票。他们大开门户,目的是吸引天下游客,奇景共赏。只要远方有客源源不断地到来,就能促进消费,捕捉商机,搞活蓝山的经济。你看,集市上、公路旁,到处有本地老太太兜售蓝山土特产,吃的东西不用说了,就拿野菊花、野金银花来说,都是她们上山一朵一朵采摘加工而成的干品。这些干品药用价值高,比药店里卖的新鲜干净,而且价格便宜。许多游客都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城里人爱花,只爱花的外表;蓝山人爱花,更爱它的价值。正因为他们爱得实在、爱得深切,所以他们才有那样的气魄创造花山花海,把蓝山装扮得比天堂还要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