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味与数码声
音乐味的说法,是在CD唱片出现后流行的。CD是数字音乐的发轫之作。此前,则是模拟音乐的一统天下。模拟时代听音乐,载体是黑胶唱片LP,主要欣赏中频部分。蹊跷的是,第一,人声恰恰集中在中频;第二,当时的电子管器材,偶次谐波失真大,奇次谐波失真却很小。而人耳对偶次谐波很有好感,很受用这种厚实,宽松,甜美,润泽的听感,誉之为音乐味。CD到来时,正好胆机已成明日黄花,晶体管器材大行其道。与音乐味对应,出现了明显含有贬义的词语——“数码声”或“数码味”。数码味务必除之而后快,这是无疑问的;但在新生的数码技术中,有人发现了惊喜,那就是“高保真”——hifi的实现的可能性:低噪声、低失真、大动态。遗憾的是,在音响界,人们怀旧的情绪远远高于接纳新事物的渴望。不过,技术的进步,不以怀旧者的意志为转移,数码技术勇猛精进,一往无前,绝不再回头。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变异却在这同时间发生了。一方面,热衷于古典音乐或纯音乐的人们,制作出了所谓发烧天碟和高素质的CD转盘和解码器——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比一辆豪车和一栋别墅还贵——供给那些既有钱又追赶新技术的发烧友,满足他们对hifi的执着追求;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市场化,即利益追求,使得新产品层出不穷,MP3随身听的普及,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这样的两个极端,正好揭示了后现代文化的本质和“弊端”。须知,普及和低俗化往往是孪生的。幕后的推手,是商业利润,亦由此,可复制性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特质。MP3绝对是降格以求,音乐贵族们是鄙弃它的,大众消费者却趋之若鹜。精英文化与普罗文化的对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而显着。
这种MP3+流行音乐的文化,很快进入手机。形成了都市生活的典型景观。也成了穷学生的最爱。而他们正是我们的未来。
音响精英们,无力阻止低俗化阶段的必然到来。MP3无异于对他们残忍的扼杀。原创CD的生产者感到无比痛苦,他几乎要失去市场和生存空间。而文化学者们指出,一个精英文化无处存身的社会,是非常可怕的。大而言之,它将使人类走向精神堕落——如果文化一味地讨好和迎合大众,媚众,媚俗,必导致大众与精英的疏离。商家研究大众与精英研究大众,完全是颠倒的。前者是迎合和迁就,投其所好,任其堕落;后者在“脱离大众,背弃大众”的责骂声中,往往有口莫辩。他要么选择投降,要么孤独地一边独自呆着。他不能发声,因为那他就将被大众的口沫淹没。故政治家的利用大众打击精英,与商业家的利用大众消费孤立和扼杀精英的纯粹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便是后现代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和文化背景。它是一种无奈、担心、忧虑和无力的抗争。抗争几乎看不到胜算。看起来是普罗大众挟持了政治家和商业家,其实是政治家商业家的利益投机,操纵着大众。当今世界,随处可见的事实,背后都藏着这个终极秘密。
我们只能着眼于更长期的历史过程。君不见,WAV无损音乐文件,已经装进了手机。这个进步,大概花了四、五年。我预计用不了10年,数字播放器将取代CD,CD与LP一样将成为古董。所以,与技术这把双刃剑不同,归根结底,是科学和建立在科学上的思想,在点点滴滴积累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