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童稚时,正逢新中国最初的那些年,每遇节庆或重大活动时,便可见扭秧歌的热闹场景。往往人影未见,锣鼓声先由远及近传过来,连站着的地上也仿佛跟着一起晃动着。接着,数十人甚或数百人的秧歌队如潮水般涌至眼前。一人一条七八尺长的红绸子系在腰间,两手各执一端,脚下踏着十字步且行且舞,煞是壮观。秧歌队里往往还有腰鼓队,一人一面红色的小腰鼓,同样也用红绸或红布斜系在肩上,鼓声响亮干脆,齐刷刷地击打着,与最前端的锣鼓家伙有着不同的韵致和气氛。
其时,各单位甚至街区里也纷纷效法,组织着自己的小型秧歌队,以配合种种节庆活动。记得我们家就有大人或哥哥姐姐参与其中,那条红绸子带回家时,我也曾闹着系在腰间学他们扭秧歌玩。
东北是最早解放的地区,据说扭秧歌就是从东北传过来的,所以当时也有东北秧歌一说。很多年以后,有一次提及秧歌,忽然疑问起“秧歌”的本意来,疑问这“秧歌”究竟是源起北方,还是南方?
秧歌一词从字面上看,一如词典所说,是插秧时在田间地头唱的歌曲,也泛指流行于广大农村的一种歌舞形式。如北方过年时,连同跑旱船、踩高跷等都一概呼为扭秧歌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中说:“月下秧歌四起,方知桃园风景尚在人间。”在后人心中,秧歌的形式无疑是农耕社会最古老的一种风俗。秧歌或亦同于田歌,宋王偊偁《畲田歌》中有“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的句子,可见彼时风景。斸即锄头,诗中作锄地解。孱颜,指高低不平的土地。秧歌与插秧相关,田歌或泛指农歌。“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唐温庭筠)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夕阳西下,田歌也就鲜有所闻了。“茶歌才了又田歌,节物真成一鸟过。”(宋戴昺)采茶在清明前后,茶歌之后的田歌即是秧歌了。从平时所见的古典诗文中看,显然反映南方秧歌、田歌的内容更多些。
再往深处探究,且歌且舞的秧歌形式应与古代的“春社”“秋社”相关。社字从示从土,示有敬、祭义;土为土地,亦指土神。“社”即土地神,也是祭祀土地的仪式。春社设在立春后,秋社设立在立秋后。一年中仅有春秋二社,没有冬夏之“社”,反映了这种祭祀制度及风俗与农事密切相关。我国南北农事皆有春秋两季的耕耘种植,其时祭土地、祈丰收,不可谓不是一件大事。
古时的春社、秋社一般定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亦称社日。《诗·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大意为:用精美的器皿盛上丰富的祭品,敬献给土地之神和四方神灵。)除了祭祀,社日的活动堪称多样,如乡村之间有迎神赛会,由人扮演诸种神灵角色为戏,称为社火或春赛。后来,这种原本可能庄严的祭祀渐渐演变成群众性的游艺活动,锣鼓、歌舞、戏剧,甚至百戏杂耍都包罗其中。祭神之余,人的口福也是少不了的,“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诗句)足见人与神具沉浸在对一年丰收祈盼的快乐中。
在古代以农耕为主业的社会形态中,春社、秋社无疑是一个大日子,《诗·小雅·甫田》中的“以社以方”记载的是西周王室的社祭,西汉时在国都长安筑有官社,专门祭祀土地神。祭土地的同时,亦祭称为五谷之神的“稷”,合称为“社稷之礼”。后来,又以社稷代称国家,这土地与农业在古人心目中的分量与地位自是不言而喻。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其间消磨掉的岂止是一代一代的生命,连同着许多古代的文化与文明,也都渐渐地远去了。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在一篇文字中,介绍说日本有一种称为“田乐”的祈祷稻米丰收、子孙繁荣的民间活动,其中也有着戏装、奏乐器、打腰鼓、踩高跷等内容,“显然跟中国的秧歌,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不少共同点。”同样,“古老的田乐照原样流传今日的例子并不很多……”
秧歌,歌舞时还插秧么?或者,插秧时还有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