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桥
在大理,走过了弥渡、洱源,看过了苍山、洱海,最念念不忘的是云龙的桥。
澜沧江的支流沘江,纵贯云龙县境。江上有许多美丽的古桥,廊桥、铁链桥、藤桥;青云桥、通京桥、彩凤桥……云龙有八大盐井,尤其是诺邓井,东通大理,南至保山,西接腾冲、缅甸,北连丽江、西藏。这些桥是盐马古道的一部分,至今仍有马帮驮着货物从桥上经过。
来自陕西的我,倍感亲切的是青云桥,它是清道光年间陕西巡抚杨名飏所建。
杨名飏,字崇峰,云龙石门井人,嘉庆戊辰(1808年)举人。仕陕西,历任凤沔、褒城、略阳、西乡、安康、山阳、镇安等县知县,鄜州直隶州知州,升汉中西安府,擢延榆绥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巡抚。光绪《云南通志》载他“任陕多年,宦绩最着,安良除暴,薄赋轻徭,肃官方,清讼狱,均水利,修桥梁,移建略阳城,以避水灾……”《新纂云南通志》在其传后写道:“杨名飏简静敦惠,学行坚白,守土理民,累有名迹”;“始名飏守西安,吏民怀德,勒石鸡头关,以永去思,时人比之甘棠,今其迹犹存云”。
道光三年(1823年),杨名飏母丧回乡,见沘江水猛涨,为谋生,人们不避危险,仍乘筏过江,乃恻然“念先人成梁之意”,捐资建造了青云桥。桥名取陕西人康乐的“康乐题石门,共登青云梯”之义。或许是因为家乡石门与汉中石门同名且景致相似,杨名飏在建桥中融入了自己的汉中情结。
青云桥为铁链吊桥,架设在沘江两岸山壁之间。东桥亭南门上方刻着“石门关”,墙上有他撰写的《新建青云桥碑记》。西桥亭供着观音像,石壁上的隶书“衮雪”二字,原为曹操题于汉中褒谷石门,他拓印后翻刻于此。亭上方的山壁上,是他笔力遒劲的“碧嶂廻澜”四字摩崖,“飞雪重重落,天花乱坠看。中流擎砥柱,倒影漾危栏。一折波千丈,双清月满盘,慈航今普渡,奕叶庆安澜”。
在秦地,也有两座桥与他密切相关。灞桥是古城西安的东津要冲,历史上屡建屡毁,乾隆后期不得不“冬春搭浮桥,夏秋以舟渡”。道光十四年(1834年),杨名飏主持重建灞桥。他多次实地踏察,与桥匠们一起深入研究灞河水文,总结前人多次重修的经验,创新技术,建成长近400米的石轴柱桥,造型美观,历百余年而未毁。同时重建了浐桥,形式与施工方法与灞桥相似,只是规模略小一些。
杨名飏宅心仁厚,兼有吏治之才。任陕期间,重视教育和文化:建书院,捐资奖励应试学生,整理典籍,编修史志,保护文物古迹……着有《关中集》《经书字音辨要》《学礼简编》等。还积极推行农业结构调整,颁布《种洋芋法》,指导陕北农民种洋芋;颁布《劝课桑树谕》并编写《蚕桑简编》,指导陕南地区种桑养蚕。
杨名飏“治秦”政绩卓着。1835年,授资政大夫。进京,道光帝八次召见征询意见。代道光帝“华岳拈香”。至此,62岁的他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1837年,杨名飏告老还乡,离开奋斗了近30年的陕西。“秦境士民扶老携幼郊送千五百里”。曾任陕西布政使的好友林则徐曾经撰联赞曰:“点苍南去钟英地,太白西来建节天。”
回到云龙后,杨名飏传播三秦文化和生产技术,倡导种桑养蚕,创建彩云书院,并任主讲,指导正确使用汉语等,为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所着的《蚕桑简编》和民歌体《劝桑行》在云龙广为流传:“卒岁无衣怎样好,豳风自有蚕桑道;绮罗岂是天孙裁,全在人工勤织造”,“号寒雪夜空悲迟,劝尔栽桑要及早;盘条最爱春风嫩,采葚须知芒种老;路旁墙下随意插,一片荒郊绿云绕”……
1851年,杨名飏去世,享年79岁,葬云龙天登五花落。
今天我们吃着陕北的洋芋擦擦,穿着陕南的丝绸,心中会不会感念一个从遥远的盐马古道上走来的云南人——杨名飏?路过汉中石门的时候,会不会去寻找当年人们为他赋《存爱集》所刻的石碑?陕西是他的第二故乡,隔着一二百年的时光,我们心存敬意,并以之自勉。今天的灞桥、浐桥已不复当年的古意,云龙的青云桥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你若有机会去大理,一定要去走一走哦,以不负杨大人“共登青云梯”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