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有好书
我们当地的老玉米出了本小说似的散文集《布景集》,大家都看了, 说写得好,当然了,黄大师不是虚名,他年轻时也在全国发表过一些有分量的小说散文。
正好去城里办事,逛了一下新华书店,冲着这本书去,虽然预计到,有些篇目在博客里是可以看到的,有些在本地的报刊上也是能看到的,但集成一本书就是不一样。还有一本是花如掌灯的《故乡有灵》,明明写的都是咱也见过的乡村人事景致,在他的笔下就是那般的有滋有味,带着灵魂。这些文章在本地的报刊上开着专栏,短小精悍,余味悠长。
买书,好像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偶尔买几本,杂,不成系列,没有品位的多,比起好书者的势头,那简直不敢说自己还写着字。这一次的买书,是出于内心的,敬重他们的水平,喜欢他们的风格,同时拔高点说,也为本土文坛献一份心。
我像是天生不会读书的料。小时候,我在世的长辈中有一位经营过书店,按理,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说实在话,我的确浪费了这大好的光景。初中时,我就很羡慕那些边上课边偷看大部头书籍的同学,也奇怪,这些同学考试也不见得太差。我明白自己真不是读书的料,十分苦恼。
书看得少,长篇更是极少,印象很深的是,高二暑假那年,在老家的闷热的小屋里总算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被那么宏大的叙事吸引,被小说里的主人公吸引。有好几个晚上不能眠,几乎要大病一场。但非常淋漓痛快。可能我现在的喜欢写作,也是那一次的心灵启程吧。记得很深的是,我读完后,也埋头构思过一个短篇,写下过万言,题目都还记得叫《黄砖》,写我们村里办窑厂的事,里面也有人物纠结,但最终把握不了,虎头蛇尾了。
在我认识的当地朋友中,有好些真正能读书的人。他们各有自己的侧重,有搞民俗研究的,有搞海洋文化的,有关注国学艺术的,有钟情乡土的。首先能把我震住的是他们的藏书,条件好的家里都专门辟出书房的,冠以某某斋号;条件不允许的,大半个屋子角落都是成堆的书,一张大书桌,人要是坐在那里,就不太容易发现身影,你可以想象那样的画面。随手从身边抽出一本来读,哪管窗外的风云时钟上的针,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物我皆忘,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生活的场景或故乡的点滴永远是我们平凡人写作的根基。至于怎么写,怎么写好,学一辈子都学不完。本土的东西相对亲近,融入起来也相对方便。学本土的大师们倒是一条捷径。如何写得空灵,幽默风趣,又有些深意,让人读完有些思考,不至于是一杯白开水,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兴趣所在。从这个角度想,虽然我在买书上是很抠门的人,但这两本书真是买对了。
读书之于我,无章无序无法,只为心灵找一个出口,借此学些知识,懂点礼数,有些思考,想想也的确不错。虽说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也无颜如玉,但总好过终日麻将、喝酒、娱乐的好。有过来人劝导:读了都是自己的,谁想要偷走也无方便之门。言下之意:只有你自己去读了。
伟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心灵的翅膀。过去,爱读书的人,书便是宝贝,当下,多元化的社会形态,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普及,确实会影响到纸质书的阅读,大浪淘沙般,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一些是可以争取的,像我这种人便是,内心是渴望进步的,需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