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说红包
春节成“劫”,人情生“病”。笔者写下这一联语,脑海中倏地闪过一连串亲友或欣然或漠然的面孔,随之像雪片一样飞来的满月、百日、生日、入学、参军、履新请柬,什么发小乔迁新居宴、初中同学订婚宴、高中同学海归宴……猴年春节,人们除了大包小包的压岁钱,就是被这五花八门的“人情债”塞满了脑袋,闹得六神无主。
不过,更令笔者发杞人之忧的,是一位位为人父母者的心曲:腐败流、送礼风已经渗透到了小学和幼儿园,闻之令人心惊。
这不,过了春节就是开学,也迎来了这种“幼小腐败”的高发期。如何高发?我们几位“人生职称”升至“高级”,成了爷爷、姥爷的老友春节聚会时,唠得都是这一话题。这位说,孩子妈妈们都在探讨:给老师红包装多少钱合适?那个讲,孩子回家就嘟囔一件事,赶紧给老师送红包,别人早给了……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红包文化原本体现了长辈对孩童的美好祝福。可不知从何时起,物欲横流,“金”风劲吹,对于一些手握种种权柄者——无论掌公章还是签小名的,不送礼你便进不了他的门。红包遂逐渐变味,送红包也渐渐有了形形色色的“行情”,形成令人色变的“陋规”,红包也赤裸裸抛开红纸袋面纱,隐身茶叶筒、糕点盒,继之“卡”来“卡”去,“转”来“转”去,连面都不用见了。
而渗透到一些小学和幼儿园的腐败现象,关乎“祖国花朵”,成为一种代际传染症。请听:“阿姨(老师),我爸在XX部门工作,您要是缺什么就和我说一声……”请看:大小信封、牛皮纸袋……装着厚薄不等的现金或五花八门的卡,直接塞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皮包……这些红包发挥的作用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意味着跨区上名校、降分进快班,小的则可能关乎当个班干部或课代表,甚至高个儿也能调到前几排座位等等。
这红包也会循环。笔者就曾听闻不止一位小学班主任或幼儿园阿姨抱怨:自己也不易。她要定期给校长、园长“进贡”,以保住自己的最优“受礼位置”;上医院,她要面对白大褂的兜;车被罚,她要面对大盖帽的手……再换个位置,校长、园长、白大褂、大盖帽们也同样各有各请人帮忙需要“打点”之处……
当下痛打“老虎”,万众欢欣,可是,“苍蝇”扑面,着实闹心。从这个角度说来,腐败的链条传染尤其是可怕的代际传染,必须尤为重视,群起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