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南边
我母亲是河北邯郸人,听母亲说,她是从一个李姓家领过来的,而李家说他们也是抱养的,她以前姓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我母亲一生就姓李了。直到2015年12月16日下午妈妈仙逝,她娘家到底姓什么仍然是个谜。其实,我最敬爱的母亲是个可怜的孤儿!
1947年,我父亲随刘邓大军南下,在经历无数次大、小战役后成功挺进大别山,攻克英山县城,就留在了英山,当年他24岁。24岁,正是血气方刚、建功立业的年华,而身在南边的父亲开始思念北边的亲人,母亲在北边思念南边的亲人。1952年春季,母亲毅然南下,几经周折,先坐火车到武汉,再乘船到浠水兰溪,后又徒步走到罗田县。父亲得知母亲来了,立马骑自行车把母亲接了过来。后来,父母养育了我们五个儿女,为了让下一代记住我们是从北边来的,特意把大儿的小名叫“有信”,意思是北边南边要加强联系多多书信来往;把小儿的小名叫“有见”,意思是北边南边常来常往,多多走动经常见面。这些包含着浓浓乡情的传承之意寄托在儿子的乳名中,可见父母是多么思念故土。
2012年3月,父亲驾鹤西去。父亲走后不多时,本来就有眼疾的母亲因悲伤过度导致双目失眀。母亲常说:你们的根在北边,清明跪拜时莫忘了在地上划个圆圈,朝北边方向留个口子,然后在圈内多烧点纸钱敬个香,让你的爷爷奶奶保佑你们在南边兴旺……多么朴实的愿望啊!当我成家立业有了儿子后,给他起名叫“礼”,除了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之义外,更重要的是让冯家子孙继承奶奶的“李”姓,让奶奶知道在这个世界她并不孤单。儿子长大后,得知他的名字有如此深刻的内涵,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感悟到这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母亲来自北边,也就把北边精致的手上针线活、面食文化和风俗习惯带了过来。我家家大口阔,生活极端贫困。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总有缝补不完的衣服,总有纳不完的千层底。每件衣裤无论是大小补丁,她总能精心整个型出来,让别人羡慕不已:这哪里是补丁啊,你母亲做的跟花一样;母亲一针一线纳好的千层底,先要用桐油把鞋底刷一遍,做好的鞋就能防水防霉烂。我们穿上母亲做的鞋,在小伙伴中好炫耀,走起路来得得的响,可是母亲的手好粗糙,好厚好厚的一层茧……
母亲来自北边,面食是我们家的主食。一年中,母亲总能千方百计让我们一大家子在过年的时候吃上白面,母亲能将这些白面附上灵性,在她手里做出的小白兔、小刺猬、小金鱼、向日葵等面食,就成了一种文化。特别是母亲做好刺猬的原型后,用剪刀依次剪出刺猬的刺毛,是那样栩栩如生,再用红豆、绿豆、黑豆做上眼睛,是那样的活灵活现。母亲年年都变着花样为我们做出这些精美的食品,大家拿在手上只顾欣赏,都舍不得吃。但是,在那个年代里,只有一种食品是不变的,年年春节做“翻身果”,因为我们家太穷了,母亲年年企盼家里早早翻身过上好日子……
母亲来自北边,来到南边也没有忘记北边老家的风俗习惯。记得每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父亲总说“好吃莫过饺子”;夜深人静之时,母亲拉着我的手,在一个三岔路口用扫把把地上的尘土扫上满满一撮箕,高高兴兴拿回家堆放在大门后。母亲说:儿,这是给我们家带来财运的富土,没过正月初六谁都不能扫掉。然后,母亲把家里的油、盐、米罐添得满满的,把厨房的柴火弄得旺旺的,企盼来年我们家能够丰衣足食。然后,母亲才拖着一年的疲倦,埋下一年的辛劳,藏着一年思乡的情结,怀揣着对儿女的希望和对来年的美好梦想,一个人静静睡去……
而如今,母亲走完了从北边到南边的路,安详睡去了,永远睡去了。
父亲在《老伴的品格》一诗中写道:心地无私放光明,四代同堂好家庭……母亲的一生平平淡淡,普通而平凡,勤劳而俭朴,慈祥而善良,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夫教子”的真实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