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石砚台
我第一次知道砚台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随着我父亲的工作调动,我们家从北京的通信兵兵部来到了湖北的房县。因为部队没有办学条件,我们这些部队的孩子就在附近的农村小学上学,我此时上小学三年级。
当时整个国家都物质匮乏,加之又是大山深处,这里的办学条件很差。有几个学期,学生甚至连教科书都没有,只有老师有一本,在黑板上写,我们抄。
再后来,学校响应号召,勤工俭学,刚好又是“农业学大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期,就学着大寨的样子,将坡地修成梯田。学校规定,上午上课,下午到土山上修梯田。这些,对于孩童的我们是求之不得的,虽然累人,但没了教室里的约束。渐渐地,学生没了学生样,期末考试也只是走个过场。
我的班主任王老师是武汉钢铁学院毕业的,酷爱书法。看着我们小小的年龄,整天被政治形势影响,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王老师很是为我们着急,在他的思想里,学生不学习,叫什么学生?有一天,他对我们讲道:“如此下去,你们能学到什么,这是误人子弟,作为老师,我心中有愧,你们总得学点什么,这样,我教你们学写毛笔字,大家回去准备毛笔和砚台。”
第一堂课,王老师先给我们讲了王羲之的故事:有一次,王羲之上街,看到一个烧饼铺里,一位老太太低着头擀着饼,将擀好的饼头都不回地越过肩膀抛到了烙锅里,炉旁的儿子负责翻饼,母子俩配合默契。王羲之定神地看着,上前问这位老太太,怎样才能抛得那么准?老太太告诉他,全靠练习,下功夫能使铁杵磨成针。王羲之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写字练出来。这个故事影响了我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也成了我教育孩子的故事。
年少时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刻骨铭心,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可每每想到这个故事,王老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就因有了这个基础,工作后,单位里的标语,过年时同事的春联,都愿意让我凑个手儿。
虽是时过境迁,我还是喜欢用砚台磨墨,手不停地转动,长条墨块渐渐变短,其中的韵味,是用瓶装墨汁感受不到的。
似乎慢慢地,有了一种情结,我平时总会刻意地收集和关注石砚。有一年,回到曾经生活过的房县,看到地摊上有一方石砚,我对石质不懂,却只觉得这方石砚与我有缘,便买了下来。砚台里散发着墨香味,拿回来舍不得用,将其摆放在装饰柜里,每每看到它,我便想起王老师将毛笔蘸上水,在黑板上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闻到了丝丝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