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天
赶场天的早晨,爷爷爬上茂密多刺的花椒树,用一根木棍拨开带刺的枝丫,手套握住的手指拉下挂着的花椒枝,折一枝几枝挂果的花椒,满脸笑容的装进一个小小的背篓里,踏着山路的弯曲奔向人声鼎沸的乡场上。摆在街上要不了多长的时间,就有喜欢生花椒的顾客来买走,爷爷也不喜欢讲价,只要卖出的生花椒够喝几杯茶足就够了。卖完花椒枝,爷爷嘴巴叼着叶子烟往河边的茶馆走去,找到临窗临河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壶老阴茶什么的,倒在杯子里慢慢的品着。爷爷对喝什么茶倒没讲究,喝的是乡场上热闹的人声。爷爷坐下一会儿,慢慢的来茶馆里喝茶的乡亲们就多了,剩余的板凳很快就坐满了,临窗临河的就更不用说了。小茶馆里摆龙门阵的声音一个高过一个,听不清也没多大关系,大家喝茶就是图一个人多好闹热,人多好玩,图享受和谐的乡场。
赶场天的早晨,村庄里的爸爸挑着一篓篓鲜嫩嫩的蔬菜,乐颠乐颠的,喊着口号、双肩颤悠悠的走在山路上,一路赶到乡场的农贸市场,搁下一早的辛苦,换来元角分的零钞。担子里的菜空空的很快就卖掉,又得去买洗衣粉、肥皂、盐巴、酒瓶什么什么的装在担子里,但比早上来时空得多轻得多。村庄里的爸爸挑着担子,慢悠悠的在乡场上转着,人多的地方去围着看一看,是不是有什么稀奇事?人少的地方一穿而过。中午时分,喝上一杯小酒就该起身回村子里去了,土地上要做的事还不少。
赶场天的早晨,村庄里的少男少女们更是欣喜无比,背书包的、背水果的都会急着往乡场赶。一路小跑着,不怕流汗水、不怕风吹,街上的摊贩摆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那烧着煤球的锅上飘着的香味更是吸引少男少女的眼球,白色的、黄色的玉米糕,金黄的泡酥酥的馒头,更有那软绵绵的一碗碗白色米线,颜色雪白,碗里星星点点的油珠和辣椒。少男少女们只是呼着鼻子,双手揉搓,眼巴巴的看着那烧开的锅。包里有零用钱的少男少女,赶场的时候则可以大显身手,馒头、米线都可以一一品尝,最值得炫耀的是请同来的少男少女吃一个馒头或一截玉米糕,那搁在嘴边的不论是馒头或是玉米糕,都有一股香味沁入心脾。遇到同村的熟人,则可以任意摆谈一段时间,没有大人来驱赶你,追问你说些什么内容。
赶场天,孩子们自由的天。
赶场天,乡场上和谐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