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空心挂面
你也许听说过空心面,你或许见过空心面,但真正品尝到正宗地道的空心面的人我认为还在少数,因为空心面制作的工序太繁杂,继承从事这项空心挂面的制作,费时、费力、耗神,且产量低。民间艺人得有决心,得有耐心,得有恒心,才会制作出上品的手工挂面。
在煮挂面时,先在锅里打上几个荷包蛋,或放少许事先炒好的黑山羊肉,再加些青菜叶,待把挂面煮好后,起锅时,倒进早腌配好的葱花加小磨香油,“啧、啧、啧”那独特的味道会香飘很远很远,这时你肯定是馋涎欲滴,迫不及待品尝!
说起做挂面,先是要看天气,阴雨天、潮湿天是绝对不能的,这样的天,挂面挂不住,都会脱落下来,那功夫就白费了。所以,一年四季,尤其夏季伏天那是绝对不行的。现在有些作坊,一年到头都作,那不是真正的手工挂面,而是靠机器制作,机器烘干。
在我的故乡,做挂面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秋季末,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场光地静后,那时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非常适宜制作手工挂面,民间艺人就此开始忙碌了。
做挂面,首先要和好面,选好上等的面粉,倒在大瓷盆里,一般一个强壮劳力,一次最多和上五十斤面粉就够劲了。和面是第一关,怎么和?里面有好多学问,根据气候,确定水温,根据气候,确定食盐的多少,这可是商业秘密,外人是不知道的。和面的时间,一般是晚饭后。“寒露”节气,天已渐凉,艺人上身只穿一件薄秋衣,洗净手后,还要撸起袖子,调配好面、水、盐的比例,需说明一点,故乡的手工面是绝对不添加防腐剂、增白剂、不用任何添加剂的。只见艺人使出浑身解数,用力和那一大盆面粉,和面时间一般不少于四十分钟,使五十多斤的面团有了“皮”。“皮”在灯光照耀下闪了光,最后达到面光、盆光、手光,就算好啦!可见艺人现已是汗流浃背,这样的活,没有决心是干不成的。
其次是盘大条。把和好的湿面搬扣到作坊的面板上,拍压擀平,用刀顺着边沿切,从外到里,切成一条大条,行话叫“开条”。开完条后,往上撒些薄面,便开始搓大条,从外头开始,艺人熟练的双手,麻利的动作,不到多半个钟头,使大条一圈一圈地回卧到了大盆中。但每圈之间都会撒薄面,防粘连,而后盖上湿布,封好顶,这时叫“饧面”。艺人此时可抽袋烟,缓一下气了。
停顿一个钟头左右,待大条“饧”到一定程度后,便开始搓小条,从大盆中最上层的大条一头开始,慢慢地抽出,悠着面的韧性,掌握好力的轻重,一边在面板上搓着,一边把搓到位的小条安放在旁边的又一个大盆中,搓好一层,还是要在上面撒一层薄面,这样搓了近五十分钟,整个小条才搓好完工,没有耐心是不行的。同样要把小条遮盖好,以防面“皮”分裂干燥。这时已接近晚上十一点钟了,艺人方能上炕休息。
到凌晨四五点钟,艺人便得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工序——上杆。在屋内的墙壁上,钉有一平方木头,大约三十公分左右长,两头钻有俩孔,把挂面杆插在两孔上,艺人便会从大盆中抓起小条的一头,熟练地边搓边上杆,平行地缠绕在挂面杆上,均匀地缠满后,会在案板上爽面,也就是用手抓紧两个挂面杆,使上杆后的细条粘上粉面,然后入仓。细条仓是用砖砌成的,宽度正好能搭上挂面杆的两头。等整个细条全部上仓后,封盖严实,再“饧”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后,再进行另一道工序——“披绞”。在同一屋内,在墙壁上还钉有另一个竖木架,木架上端有一眼,最下端钻有二至三个眼,根据这时细条的韧性程度,来确定细条在下方插到二个眼的位置或三个眼的位置上。再用两根长约七十公分的细挂面杆双向撑开、伸劲,这就是“披绞”。逐个“披绞”后,再返回仓内,再等两个钟头,吃完早饭,太阳已出,便开始细条出仓。
在农家院北上房的前墙壁上,钉有一条挂面架,足有一丈五六尺长,上面均匀布满了眼孔,供挂面杆插入。艺人双手举托着饧好了的挂面条杆,登上凳子,将挂面杆的上头插在架上,下地后双手握紧下方的挂面杆,开始了拉拽,一般为三拽两送,这时艺人用的是内功,面随心动,心动面动,不可一次到位,还得由着挂面的脾气走。中间有停歇过程,一般分二到三次拉拽,直至挂面细到直径小于半毫米为佳,这时才可完美。最后用大约半斤多重的砖头坠子吊在挂面杆下方,防止反弹,在等待微风吹,阳光晒。待到干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切割包装。
艺人从挂面架上取下吹干的挂面,平放在大案板上,根据客户需要,截出长短不一的挂面丝。这时你抽出一根挂面,冲着日光,会看到挂面的横截面中间有一小小的孔,这就是手工空心面,是正宗地道的!而机器面是不会有的。
挂面杆上两头的挂面粗细不匀、切下后叫截头,中间面最好,也叫中刀面,是整个挂面中的精品。包装纸是事先割好的,颜色分红黄绿、一沓一沓的放在一起,艺人本着包装纸的宽窄,熟练地抓起挂面,放在纸中,左手围拢,右手上下提蹾,“嚓、嚓、嚓”,几声有节奏过后,一把挂面便已封好,就这样一把一把地封,封到了下午四点多,这得需要多大的恒心啊!在整个挂面箱装好后,天已渐黑,艺人匆忙吃完晚饭,又开始了下一场手工空心面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