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爆竹是过年喜庆的主角。
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要数自己动手做鞭炮、燃放鞭炮了。那个时代由于经济落后,家庭贫困,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文化娱乐活动也少,大人、小孩把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做鞭炮和二踢脚上。过年的鞭炮、两响、滴滴鸡、地老鼠,都是自己动手做,一进腊月小伙伴们就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搭伙干,有的独自干,晚上的夜空二踢脚、鞭炮声总是响声不断。
大人们喜欢做两响,他们首先准备工具、备料。过去装水泥的袋子都是纸袋,平时把用过的水泥袋子积攒起来,这时全部拿出来,扫干净纸上的水泥,用小刀割成长方形的纸料,用石板压平整。两响的中心轴一般都是用粗钢筋棍或木棒在砂轮上打磨一下。为了光滑好用,再用砂纸反复打磨,在两响轴的表面涂上点儿油,光滑明亮。两响的纸筒必须坚硬瓷实。手力不够,他们在房屋大梁上固定一根木柱子,下头固定一块又厚又平的木板当搓板用,炕头上垫几块砖。铺上平板,借助底垫上压的力量,搓出来的两响纸筒既瓷实又光滑。做两响需要两种黑炸药,一种是顺药,一种是横药,顺药是摧体腾空的,横药是炸响的。“腾”“哒”,用途不同,响声有别,底部沉闷厚重,上部清脆响亮。纸筒搓好后,跑到十几里远的安河村买来黑药、炮捻。两响的底部和中间隔层都要用火炒过的熟土,那样不会受潮,燃放时不会截火。然后开始装药。底部装上顺药,轻轻地定一下,不要很实,否则起不来,容易就地爆炸。再装熟土。上部装横药,要定实,上部腾空后要炸开响亮。最后上部要封顶。一边做一边试燃放,看做的两响起的高不高,响声脆不脆,炸底不炸底,回不回头。底部火药压得很紧,两响起不来,炸底。中间装的土多了,药捻行程慢,上升到极限还没响,等到回落下滑到半空时才响,这叫大回头。标准的两响是腾空到最高将要回头时炸响,这才是最佳状态。不停地做,不停地试放,不断地摸索。根据试放的状态总结经验,最后达到最佳效果。做了一腊月,撑满一大纸箱子,到了年根,当成走亲串友的礼物,分发给亲朋好友共享过年的欢乐。
小孩子们喜欢做爆竹,他们翻出自己上学用过的旧书、旧作业本子,捡一些旧报纸,用剪子或小刀裁好。有的用搓两响的搓板搓,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房顶上不让定搓板,只好用手、用砖搓。做爆竹不是一个一个单个做,而是把炮纸筒攒到一起绑成一大盘,下面用麻头纸糊上糨子,然后先装土,再装炮药。做爆竹不分顺药横药,一般卖的做爆竹的黑炸药就可以了。一盘爆竹有几百头的,有上千头的,形状像马蜂窝。药装好后,用工具再把药定实,安上引捻,封上口,一个完整的爆竹成功了。为了达到安全、响亮的效果,他们边做边试放,边改进,直至达到良好的效果。除留一些零散的边做边燃放外,其余的像编蒜辫子一样编成大辫子,在编时可编成双头鞭,也可编成单头鞭,单头鞭燃响的速度慢,节省,双头鞭燃放速度快响声亮。现在市场上卖的用机器做的都是双头鞭,燃放起来又快又急响声重叠热闹。
滴滴鸡、地老鼠的做法简单,在爆竹行业中属小儿科之类。它们不是以耳闻响声为主。滴滴鸡主要以燃爆银花吸引人的视觉欣赏观看为主,地老鼠属爬行“动物”,在地上乱窜乱跳,是观赏逗乐的玩物。做滴滴鸡的配料是黑炸药里掺些铁、铜粉,铁、铜粉燃烧后变成了银花,燃着时黄白花四溅,朵朵花儿连成串洒落在地上,照亮了四周,也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在夜晚燃放非常得好看。它做工简便,用纸搓成像辫子一样的长节,装上少量药和铁铜粉,把两头黏住,用手提着头朝下燃放,它药力小,燃放安全,适合儿童和小女孩燃放。
地老鼠性格活泼,腿脚灵敏,性子急躁,在地上乱蹿乱爬,燃放时吐出一条条金花,是小男孩喜爱玩的新年礼物。它的原料是黑炸药配柳柴灰,用筷子搓纸筒装上配好的燃料,装上引捻,封好口就可燃放了。过去农村春节娶新媳妇的多,大年初一新媳妇们起五更串街给长辈们拜年磕头,一些调皮的孩子们给新媳妇闹玩,故意往新媳妇脚下燃放地老鼠,地老鼠绕着新媳妇们“玩耍嬉闹”,吓的新媳妇尖声大叫,小捣蛋鬼们这时洒下一片开心的逗笑声。
越近年根,鞭炮、两响音调越紧密,尤其到了年三十,霹雳啪啦声音接连不断,家家户户点蜡烛、放鞭炮,在光的夜空,声的海洋里,古老的乡村变得是那样动情美丽。大年初一,乡村起得更早,有的守岁一整夜不睡觉,凌晨两三点钟,全村燃起了鞭炮,清脆入耳,光闪十色,惊天动地,大人们排着长队,踩着爆竹阵响的音乐,走街串巷去给长辈们拜年。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自己做的滴滴鸡、地老鼠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在花灯的映照下,尽情地燃放,尽情地玩耍。
过去过年以热闹为主旋律,没有鞭炮声就不称其为过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新生事物代替了古老的鞭炮。现在农村自己做鞭炮和二踢脚的已经绝迹,不过回忆起当年小时候过年做鞭炮的情景,心里还有一股怀旧的感觉,一进腊月,一听到鞭炮声,不由自主地就回想起了童年过春节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