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脊梁
读大学第二年,有一天,我正在图书馆里翻阅新到的散文精选,一位同学悄悄地告诉我:“外面有一位驼背老人找你。”我放下手中的书籍,穿过校园浓绿的林荫,来到教学楼前。只见父亲穿着一套朴素的军装,在闷热的树下拿草帽扇风,一个军色的手提袋胀鼓鼓放在脚边。在现代建筑群的映衬下,显得猥琐。
我二话没说,提起手提袋,做贼似的穿过绿荫带,父亲跟在我后面,他似乎悟出了什么。他问我:“功课紧吗?”我回答:“不久就要考试了。”他说:“我来得不是时候啊。”我说“您老人家难得出来城市一趟,就住几天吧。”父亲那慈祥的眼角舒展出几分笑意。他说:“我这个乡巴佬没给你丢体面吧。”我说:“爸爸,您不能这么说。”他的眼角终于完全舒展开来。他说“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我这一身军装几年没穿了,今天到城里来,特地拿出来穿,这个袋子是从队长家中借来的。本来我不打算到学校找你,只是半年不见了,心里挂着呢,乘这次到城里购买化肥,顺便带点花生给你的老师和同学们尝尝。”
其实,父亲哪里知道,我怕丢人的并不是他的那身装束,而是他的驼背。当我请他到街边吃饭时,他瞪大眼睛说:“你们学校没有食堂吗?你不应该浪费。我们庄稼人应该时刻记住勤俭。”我说学校没有什么菜可吃,您老远出来一趟,就让我破个例吧。那天,我要了几个小菜,难得有机会改善生活,我吃得津津有味,而父亲却不时紧皱眉头,他对这顿饭花费的钱感到惋惜。吃完饭,我留他在学校住几天,他说生产队正等着化肥用,没有空,要我代他转达对老师同学们的问候。父亲的脾性我是了解的,他决意做的事情,谁也无法阻拦。分手时,他再三吩咐我要节俭,永远记住庄稼人的艰辛。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中产生了一种负疚感,泪花在眼眶中闪烁。瞬间,我似乎对伟大和渺小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个庄稼人坦荡的胸怀和一个天之骄子丑陋的灵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我曾多次想方设法乞求父亲到都市走走,以赎回灵魂的“罪过”。可到毕业还未能如愿。父亲心中装的是泥土和庄稼,装的是一个庄稼人的责任,哪有空闲和雅兴到都市来散心。我心中永远欠下一笔感情债。
其实,父亲天生有一张引以自豪的脊梁,只是由于生活的磨难,才使他的背变驼了。父亲十五岁那年,祖父生了一场大病,那时祖父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割稻、种地、上山挑草、下墟买菜,样样都是一把手。祖父一倒,家中失去了主要的劳力。生产队里劳力缺乏,丁对丁,将对将。农忙时,队长登门看望祖父,祖父拖着虚弱的身体,要和队长一道下田,没想到父亲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扁担,大模大样地挤进强劳力的行列。从此,他顶烈日,冒严寒,抗争在大地田野间,原先嫩笋一样的脊梁慢慢变曲了。父亲的刻苦耐劳使祖父得到了一点安慰,祖父忧虑的事情,得到缓解,他放心地把婆婆、姑姑等几张嘴搁在父亲的肩上,走向另一个世界。父亲勇敢地承担起祖父的未竟之业,他整天成了一个大忙人,放下镐就是锄,搁下镰就是犁,他的脊梁没有得到相应的休息,慢慢演变成一张弓。
我那封闭落后的乡村,小孩一般都是不读书的,但我家的几个兄弟却完全不同,在读小学五、六年间,书费、学费、学习用品,一切都离不开父亲那张似弓的脊梁,那是一张伟大的脊梁。在我们偏僻的山村,要上一趟墟市,困难是难以言喻的,每逢墟日,父亲总是鸡叫头遍就起程,挑了一担一百多斤的瓜果、蔬菜、山货上路,半夜时才回家,换回一担一百多斤的油盐、生活用品,山路往返六、七十公里,其艰辛的程度也是难以形容的。父亲虽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庄稼汉,但他给我们的温暖,使我们增添了无形的力量,我们兄弟几个学习都很刻苦,成绩如春笋般拔节,这无疑也使父亲得到点滴的欣慰。我们兄弟在学习上取得的点滴成绩,都是和父亲的无私奉献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驼背”是中华民族勤劳伟大的象征。
由此,我想起一个更为深刻的历史命题,鲁迅先生曾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鲁迅先生的话,内涵是相当深刻丰富的。“中国的脊梁”,除了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能人志士之外,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民大众也应属“中国脊梁”之列,其中包括父亲的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