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不起的那份爱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是《诗经·蓼莪》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可怜我的父母,生我养我所受的千辛万苦。淳朴素淡的语言中,流露出对父母的深爱,对父母的体恤、顾念,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千百年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给多少人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经久不衰。
年轻时为生活、为梦想、为家庭、为事业、为责任奔波得匆忙而疲惫,总觉得等到自己发展好了,再好好地去尽自己的那份孝心。然而,岁月无情,流年似水,不经意间时光从我的匆匆奔忙的缝隙中却悄然溜走。因而丢失了许许多多在生活中对父亲更多的最简单的陪伴和温暖。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痛楚和遗憾。
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生命充满了未知和无奈。劳作了大半生的父亲也日渐衰老,他饱受了风霜雨雪的磨难,走过了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终于累倒了。他的双腿疼痛得一点儿都动弹不得,近乎瘫痪,在炕上一坐就是两年。这两年当中病魔在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地折磨着他,一天天无情地消耗着父亲的身躯,一天天在野蛮地吞噬着他的生命。父亲那曾经让岁月压得弯弯曲曲的身躯,就像被残酷的秋风抽打的落叶一样渐渐地撕成了一个个碎片。父亲就这样走了,怀着对世界不舍的眷恋,对儿孙们的不了之情和爱的牵挂永远地走了。父亲走后,我心里的那份儿失落、那份儿疼痛、那种流血的感觉,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那种捶胸顿足的悲哀。在我的心尖上深深浅浅地波动着、震颤着,给我留下了终生难以弥补的内疚和遗憾。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面对日渐衰老的母亲,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慌与不安。父亲的离去给了我太多的人生感悟,在父亲身上丢失的那份孝心、那份爱必须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加倍弥补和报答。只有这样才能稍稍抚平心头的歉疚,才能拥有一颗安静的心。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母亲,吃的喝的用的给她置买的齐齐全全,不能让母亲在日常生活上再受可怜。见时容易别时难,最害怕看到的就是母亲站在大门口,目送我离去后她那拄着拐杖佝偻而孤独的背影,害怕看到她撩起衣襟擦抹着忍不住流下泪水时的情景。我不得不返回去握住她的双手耐心地安慰几句才能安心地离去,一点一滴的热泪掉在我的手上,点点滴滴敲打着我的心。那种骨子里丝丝缕缕的眷恋,那眼神中缠缠绵绵的期待,成了我永永远远的挂牵。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其实,孝不需要豪言壮语的夸口,也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承诺,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他们不需要有多么体面的穿戴,也不需要多么丰美的食物。他们要的就是骨肉亲情的那份情、那份意。孝,绝不是清明时节的哀思和祭奠,而是要孝在父母的生前,要孝在平日里,孝在细微处、精细间。
时光,回不到从前,不要让生命留下太多的愧疚和遗憾。因为,血脉亲情,太珍贵。珍贵得千金难买,珍贵得让你丢不得、更丢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