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裁缝铺
往年间,合肥城里名头稍响的裁缝铺有两家,就分布在后大街东段和中段。它们都是前店后坊式的,一家叫“大成”,一家叫“刘汇川”。“大成”的老板姓葛,“刘汇川”就是店主的名字。
“大成”的店名和作坊靠近县桥,“刘汇川”则在偏西一点,和一家澡堂子挨着。这两家裁缝铺都有两三家的门面,十来个伙计。顾客登门,接料、量尺寸等都在门面房里,裁剪、缝纫等,均在后面的作坊里进行。你一定从影视作品中看见过裁缝师傅的形象:头戴一顶瓜皮帽,老花镜挂在鼻梁上,一条软尺挂在脖子上,披下来。他手脚麻利地围着顾客前后转,尺寸都默记在心,待尺寸全都量好,再一一记录下来,定然分毫不差。如若还有点空隙时间,他则拿起粉饼,在衣料上画道道,供裁剪时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合肥的缝纫业以“大成”和“刘汇川”为基础,再吸附一些零星的小裁缝铺,成立了人民服装厂,厂址就在老城区。当然,这儿仅仅是厂部和加工车间,更多的门点则分布在全市的东南西北,角角落落。我曾经跟一位当过厂长的陆老先生聊天,他说那时候门点多达三四十家,从北郊的双岗,到南郊的省军区,四面八方都有,真正是“网点”化。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家住在白水坝,离我家最近的服装厂门市部在双岗。那时提倡勤俭节约,人们收入也不丰厚,穿衣服方面是“新老大,旧老二,补补连连是老三”。我家兄弟姊妹四人,我排行老大,因此在穿衣上讨了一些便宜,逢年过节,或是个头长高了,家长会扯上几尺布(当时凭票供应,好像一个人一年仅供七尺),领着我到双岗的裁缝铺(习惯称谓)里去做新衣。我从小怕见生人,跟着大人忸怩着进了店门,待裁缝师傅拿着皮尺,上上下下替我量尺寸时,会窘出一头汗来。不过我那时十分惊异于裁缝师傅的本事,他耳朵上夹着一根圆珠笔,手拿一条皮尺,三下两下,便替我量好了尺寸。然后,在纸头上一一记下;那纸头下垫有印蓝纸,撕下下面的一张给顾客,便是取衣单;而上面的那张则是加工单。
若收到绸缎、呢绒一类的高档面料,老师傅往往会剪下一小块,附在单子上,供验货用。听老辈讲,“厉害”的裁缝师傅还有着“看人裁衣”的绝招。
如今,在都市里,裁缝铺几近绝迹,只有在背街小巷、角角落落,零零星星地有那么几家。然而大多不做成衣的活了,仅仅轧个裤脚锁个边的做些零碎活。到裁缝铺做衣服,仅仅是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情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