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到“观”
我是江苏盐城人。在我的家乡,最鼎鼎有名的“特产”当属丹顶鹤。虽然野生丹顶鹤全球仅存3000余只,但每年冬季,会有大约1000只到我们盐城东部的沿海湿地过冬。“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作为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盐城“丹顶鹤之乡”的名头也由此而来。
说来惭愧,我虽是盐城人,但一次没见过野生丹顶鹤。今年春节回家,老爸特意给我安排了一次观鸟之旅。
大年初二,我们驱车到盐城国家级珍禽湿地保护区。10时,保护区门前已是车水马龙。走进园中,我被眼前的景色震住了。金黄色的芦苇荡从眼前一直绵延到天际,伯劳、戴胜等小鸟儿躲在芦花深处啾啾个不停。导游介绍,从北方飞来越冬的野生丹顶鹤,大多栖息在芦苇荡深处,必须移步到观鸟台上,用高倍望远镜,才能看得清它们的踪影。我们登上18米高的观鸟台,发现唯一一台高倍望远镜后已经排起十几人的长队,并且不断有游客排到队尾,不少人手里端着“长枪短炮”,相当专业。
咦?老家人啥时候对观鸟、拍鸟这么有热情了?在我的记忆中,家乡人对鸟似乎“吃”的热情更高一点。记得10年前,我陪爸妈逛北京动物园,看到火烈鸟,二老异口同声地问:“这鸟好不好吃?”这样的思维当时在家乡十分普遍,说到某种鸟,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好吃吗”或者是“弄一只来吃”,极少有人在意它们是不是受保护的动物。
“现在已经不是从前啦!”爸爸说,这些年政府宣传和执法的力度很大,打鸟犯法,人人皆知。情节严重的还要被判刑。不光不打鸟,老百姓还积极护鸟。观鸟台上打扫卫生的大嫂就是附近村民。她告诉我们,保护区周围有好多水稻田,每年秋季收割,庄子上的人都会故意在地里多遗撒些稻谷颗粒,好留给丹顶鹤当过冬“口粮”。
人为破坏少了,鸟儿来得更勤了。据统计,现在栖息在盐城珍禽湿地保护区的鸟儿有400多种,春秋两季过境鸟大约有300万只,过冬候鸟大约有100万只。观鸟游已经成为盐城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