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古郡赏牡丹
如果能把“富贵”和“平凡”这两种极不对等的生活状态和谐有致地交融,怕要数山东西南角的菏泽。这个三省交界的地域曾因所处运河两岸而一度繁华,历来民间广种的牡丹就是个明证,都说:“曹州牡丹甲天下。”曹州,就是菏泽的古称。
菏泽是曾经的江北水乡,在古代,这里是济水汇集而成的大湖泽。清朝雍正年间,曹州去州升府时,雍正皇帝因此赐名菏泽府。《水浒传》里的梁山泊就在这里,至今仍有梁山县,是对古代大水泽的一个有力佐证。还有郓城县,大家更是妇孺皆知,“及时雨”宋江就在那里名扬天下。
与鲁菜大系有所不同,菏泽流传下来的多是特色小吃,比如:曹州烧饼、菏泽水煎包、单县羊肉汤等等无不浸透着浓郁的市井气息。平凡的市井万象、普通的芸芸众生,与想像中菏泽的中华牡丹之乡、雍容华贵之地有些落差。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着名的《赏牡丹》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首七绝就将牡丹的风华绝代通过芍药、荷花反衬出来。诗人没有用浓妆艳彩去描述牡丹,而是拿芍药的娇艳却缺少格调、荷花的清净却缺少热情,以及牡丹花开后让整个京城的人们动容的特点来映衬牡丹的华美。
相传武则天冬天酒醉令百花开放,唯有牡丹仙子没有及时赶到而不曾开花,女皇一怒将牡丹尽数发配洛阳。本人觉得,这个传说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渐渐东移,导致牡丹花事跟着东进,洛阳在之后必然兴盛的一个前兆。到了宋朝,洛阳的牡丹花事几近鼎盛,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们更是不吝笔墨地将牡丹花刻画得传神动人,每年花期都是一次官民同乐的重大盛会。欧阳修说:“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他还写过一首吟咏白牡丹的绝句:“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更是将白牡丹惊艳传世的美丽刻画入微。金兵攻入开封,北宋结束,洛阳牡丹跟着这个城池也就此渐渐淡去,散落民间。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妖万态破朝霞。”中华牡丹生生不息,宋朝以后山东菏泽力擎国花大旗,不但将唐宋牡丹传承,更在民间广泛种植,在花株、花朵、品种上发扬光大。唐宋时以官方巨贾为主的牡丹花市在菏泽民间坊间叠放异彩,菏泽牡丹就此独步华夏五百年。
如今菏泽牡丹栽种面积遥遥领先洛阳和亳州等牡丹观赏胜地,也让广大花农发家致富。从观赏景点来看,洛阳牡丹以数个大型官办公园为载体,突出牡丹花株的数量和品种,间以殷实的历史文化做底蕴铺垫,尽显牡丹国花的华美富贵。菏泽牡丹则以官民结合、以民间为主的花市特色占尽浓浓市井风。菏泽牡丹三园中以曹州牡丹园最大、花的品种最多,是菏泽观赏牡丹的主要所在。其他两园系民间管理,古今园突出明朝洪武年间王梨庄王氏先人王猛在其庭园广种牡丹,引领民间牡丹栽培。百花园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工部尚书何应瑞个人花园基础上修建,改革开放后百花园大量栽种名贵牡丹,塑造精品,花龄四百年的牡丹王是百花园的镇园之宝。牡丹王“玉翠荷花”花朵粉白,花型宛若出水荷花,婷婷袅袅,清香四溢,让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与洛阳遥相赏花不同的是,菏泽几个牡丹园内,或者是街边、道旁不时有女性花农售卖从自家地里采摘的新鲜牡丹花朵,现场牵接在新绿的柳枝上,一副牡丹花冠即刻做成。花朵红白紫黑搭配,戴在女士们的秀发上,雍容华美、芳香袭人,让人恍然领略唐代簪花仕女的至美。
旧时王谢堂前蕾,落入百姓头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