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
那天,远方的文友来小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便一同来到一个很销魂的酒馆,点了三道特色菜,要了一瓶白酒。我们边饮边聊,聊文学,说工作,谈理想,侃人生,聊着聊着,便聊起了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城:邢台。
朋友说,还是你们的城市好,就像咱们吃的这道菜,精致玲珑,还特有味道。
啥味道?我笑着问。
“说不出,我的直感。”朋友端起酒杯,和我的杯子轻轻一碰,慢慢饮下……
朋友是位女士,不胜酒力,微醺。
我领着朋友,坐上公交车,先逛了达活泉公园,又拜谒了开元寺,最后来到了清风楼。
那天,正飘着蒙蒙细雨,一阵阵微风吹来,感到一丝丝清爽,沁入心脾。朋友站在清风楼前,用温情的目光,轻柔地抚摸着这座古楼。我了解,我的这位朋友最喜爱古迹,在各大报刊上,我曾读过很多她游览全国各地名胜古迹的文章。
在上清风楼的时候,朋友问:“这座古楼有多少年的历史啊,为什么叫清风楼,粒砂,你写过关于这座古楼的文章吗?如果有,发邮件给我,等回去后让我拜读一下。”
那刻,我突然觉得,我的脸在微微地烧,心在尴尬地跳……
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写作者,一个媒体人,我真的答不出。在朋友面前,尤其是在女士面前,露了怯,实在汗颜。
朋友看出了我的窘,不再问……
在清风楼西北角,朋友又在道德经幢前,驻足凝视。她往前靠近,上身探过护栏,努力地仔细辨认着经幢上的文字。她清澈的眸子,亲吻着斑驳的经幢,边看边沉思……
哦,那神情,既是对文化的虔诚,更是对文化的尊重。
“这一片地方要拆迁吗?”看到附近的废墟,朋友问。
我说,是的,现在邢台市要搞一个顺德府衙恢复工程。
朋友关切地说:“清风楼和道德经幢,千万不要动啊。”
“不会的,这一点我们邢台人了解。”我信誓旦旦地告诉朋友。
在清风楼附近,朋友拍摄了好多照片,又跟附近正在健身的许多老市民聊了很多,聊了许久,还在笔记上记下了许多密密麻麻的文字……
那天,临别,朋友笑着说:“哥们儿,谢谢你,陪我转了这么多的地方。粒砂,我回去后,想写一篇文章,你也写吧,咱俩比比,看谁写得好,OK?来,拉钩!”朋友一副调皮而又认真的样子,着实让我感动。
时隔好长时间,我几次产生写作的冲动,但又难于下笔。于我而言,顺德府衙,太久远了,又太深厚了。然而,如果躲开不写,那就是躲开了我的城,躲开了一种亲昵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个了解邢台历史的机缘,躲开了远方朋友的文字期盼与“写作挑战”,躲开了对我的城的爱,实在不应该。
那就让我的思绪穿越历史时空,让顺德府衙在我的心目中,慢慢恢复原貌吧。
1262年,忽必烈改邢州为顺德府,随之建设府衙,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有办公、宴息、仪礼及祠庙等场所,建筑群主要有清风楼、亲民堂、中正厅、费政厅、知府宅、戒石亭等,设有通判署、理刑厅、试院、课税司等部门。顺德府就在现在的清风楼西北,史载是赵襄子殿的旧址,经历了元、明、清三代的风雨雪霜,在当时,是三个朝代的邢台的行政官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清代的时候,府衙面积最大。《顺德府志》上显示,古代顺德府城区街巷纵横,井然有序,具有“元大都”规划风格……
惋惜的是,就像邢台的塔林一样,这些古建筑都没能完好地保存下来。
欣慰的是,最近邢台市启动了顺德府衙恢复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设计方案承袭邢台古城传统的城市文脉和肌理,并吸取古城建筑的里弄、院落及景观小品等元素,参照人们的活动尺度,生动再现古城生活气息:壁照、大门、仪门、六部、阳春堂、施善亭……
顺德府衙历史原貌的恢复,届时将展现出一副亭台幽径、花谢长廊、曲桥卧波、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景象。让人行走其中,如归古都,如见古人,尽于一石一花间触摸邢台历史的变迁。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风物世情,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印记,也都流淌着自我的文化气韵。
留住乡愁,留住邢台历史记忆,让我们从抚摸顺德府衙开始吧。
此刻,我的文字,我的思绪,伴着一杯茶香,一缕筝乐,轻轻,慢慢,悄悄地舒展开来……
远方的朋友,此刻,你也在写关于我的城的文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