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社会读后感
保卫社会读后感范文一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有辆车不幸被撞翻,一个人被困在了车里。如何解救,有三种办法:其一,立即报警,代价是警察可能来得很慢,被困者生命垂危,等不及了;其二,过路人跟被困者商量:如果给10万元,就把你救出来,并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但可能的情况是,被困者一下拿不出10万;其三,过路人中有几个特别善良的站了出来,无偿帮助被困者。
第一种办法,叫做“找政府”;第二种办法,叫做“找市场”;第三种办法,叫做“找社会”。事实上,政府、市场、社会,恰恰是我们展开公共生活的“三种机制”。从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保卫社会》中同样可以找到这“三种机制”的影子和三者间的某种尴尬。单看书名,全书的核心思想就一目了然:对于解决某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重新发现和保卫社会”。
近年来,郑永年以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写作,日益引起国际学术界及中国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对中国时局非常清醒”,是学术界和读者对他共同的评价。郑永年也曾笑称自己“最大的爱好是写专栏”,而且,文章标题中往往少不了“中国”两字。“我的专栏,写的都是我的研究内容。正因为我了解中国,我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去改进它。知识分子不应只是教书育人,更应该关心后人,关心公共问题。”毫无疑问,一场长达30多年的中国社会改革,有成功的欣喜,亦有迷惘和阵痛,而对于当前的中国研究而言,能发现真问题更显得颇为重要:一方面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30多年来积淀下来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又难得地赋予我们客观而冷静的视角,为新的开始创造转机,为评估具体“社会”安全、保卫“对象”找寻具体的切入点,譬如住房保障、收入分配、社会道德、教育改革等等。
在“中产阶级与社会改革”一章中,郑永年以“乐此不疲的信念”告诉人们,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不仅造成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瓶颈,使内需始终无法打开,而且意意味着贫富分化和收入差异,社会正义和维护这种正义的制度手段都将得不到尊重,即使获利者也会感觉到不安全。要实现正义或者表面上的正义,仅靠“到点自行掉头”,希望渺茫。
再以住房政策为例,郑永年在“中国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一文中口气毫不含糊:中国房地产问题最突出的一点,“莫过于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主导思想的严重失误。简单地说,在中国,房地产被视为仅仅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而非社会政策的一部分。因为商品房兼具投资和消费价值,人们对其价格上涨有预期。开发商利用这样的预期去囤积土地和新房,购房者也会迫不及待地去买房,从而一步一步地把房价逼向新高。”“除了一般商品房的大幅涨价之外,住房的社会功能的缺位,更体现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供给的极度缺乏。”诚哉斯言,怎么看都不像是泛泛而论,而是有的放矢。
纵观世界各国,但凡房地产市场发展健全和公共住房问题解决得好的国家,几乎都把房地产作为国家社会政策的一部分。这些国家并不把房地产看作其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也就是说,房地产对GDP的贡献不是这些国家政府的首要考量——首要的考量是社会发展,是社会成员的居住权。经济因素当然很重要,但是这种经济考量是在宏观的社会政策构架内进行的。
另外,郑永年还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发展模式在经济上属于东亚模式,但在“保卫社会”方面,还需更多吸取东亚模式的经验。例如,让民营企业和中产阶层壮大,使社会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稳定结构。东亚模式在这方面的一个特点是政府自觉而积极地推动企业创新,而不是像欧美国家那样,企业主要在“工运”推动下被迫创新。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步在于通过市场化转型发现作为个体的“我”,那么中国下一步的挑战则是如何给社会松绑,通过保卫社会来发现作为集体的“我们”。因此,《保卫社会》所搭的不仅是中国社会的脉搏,也是关乎整个民族未来的脉搏。
《保卫社会》读后感范文二
《保卫社会》是汪洋同志推荐给全省领导干部的一本书。
作者郑永年是国际着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是香港《信报》1997年至2006年的专栏作家,2004年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多年来,其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2010年1月在国内出版《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被中共中央党校指定为教材。
《保卫社会》是本系列的第一册,主要涵盖了作者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改革的评论文章,内容涉及从经济到社会的改革思路转型、房地产领域的社会改革、中产阶级与社会改革、社会冲突、社会暴力、思想与道德危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正以及教育改革等八个方面。
社会为什么需要被保护?道理很简单,最弱的社会,一旦失去了生存权,就会暴力化。在人类历史上,暴力永远是社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在作者看来,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固然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经济主义的国家战略导致了社会的严重分化甚至解体,群体之间关系高度紧张。种种危机如果再不由以“社会均衡”为取向的社会改革加以纠正,社会必将暴力化,国家将难以长治久安,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会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作者高声呼吁“保卫社会”, 呼吁国家建立公正的社会基本制度,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的成果,并对涉及社会改革的各个重要、紧迫的问题提出了睿智、冷静、独到的建设性思想。
结合我们的国情和现实,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政府应该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先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责,加快职能转变。从世界各国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正义和政治稳定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三种权力处于一个均衡状态,即经济或资本权力、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资本的时代”,资本就是一切,一切为了资本,政治权力的最高目标是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社会权力处于三种低端,成了当然的牺牲品。人民的土地被剥夺、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任何政策的制定以经济增长为核心,GDP主义已经导致了致使性的结果,社会政策领域“经济政策化”,破坏社会来保障经济增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抓经济建设,而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经济环境比较成熟之后,政府就有条件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大部分职能可以由市场承担。另外,市场经济体制无法解决社会问题,只能主要依靠政府解决。政府应该向法制型、服务型、公正型政府转变,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职能边界,从“万能政府”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二、坚持依宪治国。宪政是人类社会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其核心价值是对公权的制约和对民权的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提出了对中国梦的十条建议:1. 不要让美丽中国在梦中。2. 不要让贪腐肆虐中华。3. 不要让宪法成草纸。4. 不要让青年成屌丝。5. 不要让农民成为流民。6. 不要把虚假当自信。7. 不要把侵犯公民权利的制度当治国工具。8. 不要把人大当摆设。9. 不要把体制外的政改者当敌人。10. 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责任。这些均体现了对我们发展民主法治的期望。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新一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宪政、法治。实现宪政即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也需要“顶层设计”全面推进,要进一步完善人大制度、民主选举制定、违宪审查制定,进一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要重视培养公民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尤其要促进形成既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又适应时代要求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要培养一种参与型的文化,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到政治过程。一种摒弃了等级特权的的文化,建立一种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法律制度。摒弃人治观念、“清官情结”,树立程序意识、法治意识、宪政意识。自由文化的价值是开放的,不是压抑的。它鼓励个性和自我,主张充分发展自己。
最后小结一下,党的十八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八个坚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一个党员,纵观我党90年的发展史,不论形势多么危急,不论斗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一次次拨乱反正,转危为安;并且在考验中更加成熟,在挫折中寻找智慧。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抗体”,我们有不断纠偏、改善、发展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坚信:我们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