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清唱
让我思绪起伏难以入眠的,不是子夜里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也不是五月的夜空飞来的几声布谷鸟鸣。我在反复听着一首歌。男声,浑厚悠扬的旋律,有传统民歌的元素,还有些许蓝调爵士的味道。尤其是歌词,直抒胸臆,唯美、深情而忧伤。歌名叫《我灵魂安放的地方》——
延绵的山峦伸向远方,
清亮的溪水日夜在流晃,
石砌的拱桥木建的廊,
还有祖辈的村落在溪畔,
那是我日夜念想的故乡。
春夏的田野弥漫着花香,
父亲的犁头翻起了沃土的芬芳,
母亲插田的弓背被夕阳拉得老长,
还有村庄的炊烟在飘向天上,
那是滋润我灵魂的故乡。
秋天的乡野一片金黄,
稻田里弥漫着丰收的谷香,
父亲的汗水和收成挑进了粮仓,
还有妈妈的纺机彻夜在吟唱,
那是喂养我生命的故乡。
冬日的旷野一派荒凉,
背着行装我走出了村庄,
父亲的叮嘱裹进了行囊,
母亲送行的身影定格在桥廊,
那是我灵魂安放的地方。
旷野、村舍、炊焑,鸡鸣、狗吠、牛吽,淙淙的溪流,青青河边草,阳光下黄的耀眼的油菜花,躬身耕作的农人……在词曲中,蒙太奇般浮现在我的眼前。还有,那个斑白的短发、皮肤如老农般粗糙黝黑、目光深邃的胡彬彬教授……
是夜两三个小时前,微信里收到了《我灵魂安放的地方》。胡彬彬教授说,歌词是他写的,曲子是他学生找人谱的,作曲人是一位艺术博士生,用家里一架音调不太准的钢琴完成了这首曲子的创作和录唱。
关注胡彬彬教授,是2012年5月看过光明日报那篇《胡彬彬,古村落研究的拓荒者》文章开始的,那个整版的文章内容感人,让人心生敬意。后来在湖南省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上,和胡彬彬教授坐在一起,他诚恳地希望我能为古村落研究多做些宣传。
胡彬彬的微信名叫“我是村长”,问他何出此名。他说,“不知道是谁给我取了个“村长”的雅号,现在朋友们都叫我“村长”,学生们也叫我“村长教授”,我喜欢这个雅号。”他在微信里给我发来一段文字:民族文化的起源和脉络,往往具形具象地散落在民间,正因为其民间性和草根性,往往被习惯于研究精英文化的学者忽略,也往往被历史所尘封。自己想做的,就是尽平生的力气和知识,为其拂去尘埃,让她发出耀眼的光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条道路是艰难而漫长的,也是孤独寂寞的。但孤独寂寞到了一个境界,就会变成一种享受。“良田无恶岁,勤耕自有秋。”他用明代大才子程玉良的诗句自勉。
胡彬彬是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第一人”。他长期奔走在乡野,对中国乡村有常人没有的感情和认识。他在不同场所呼吁:古村落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不要成为“文化遗憾”。乡愁是文化记忆、民族情感,特别要关注乡愁承载体乡村原居民的贫困问题,为其脱贫尽一己之力。
《我灵魂安放的地方》发出来短短几天反响强烈。5月5日上午,省政协为这首歌专门开了一场品鉴会,湖南卫视主持人李兵即兴朗读歌词,声情并茂;作曲人龙华云深情的清唱,令在场的许多人潸然泪下。太和智库5月8日上传了这首歌,歌曲介绍写道:“在快餐音乐盛行,互联网江湖纷争不断的当下,希望这个发自灵魂的真爱之声能够让大家焦虑的灵魂扎根、安宁。”
我请湖南省音协主席邓东源从专业角度对这首歌做个中肯的评价。邓东源说,他被这首歌深深打动。歌词质朴、贴切、接地气且语言精美,尤其是抒发了真实的“乡愁”,较好地回避了当下歌词界“假、大、空”现象。词中画面感强,描写思乡的思绪层层递进,真诚感人。作曲有特点,虽是传统羽调式写法,但引进了爵士乐和现代流行手法,跌宕起伏较大,把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渲染的淋漓尽致。
乡愁清唱,是胡彬彬教授的心曲,也是一曲走心的乡村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