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
心情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爱情文章 现代散文 优美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耀州区气象句子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正文

风骚竞领的各式建筑

作者: 戴健2016/09/01现代散文

有人说,雕塑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其实,从更大范围来讲,建筑物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几年,随着“大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式各样新颖的建筑不断“冒”出合肥地面,鳞次栉比中显参差不齐,色彩斑斓中透风格迥异,给我们这座城市增添亮丽的风景。

漫步街头,合肥建筑既有纵的延续,又有横的融合。

建筑是历史的传承。比如合肥的明教寺、城隍庙、李府,就是典型的民族建筑。解放初兴建的江淮大戏院、省图书馆、省地质馆,也是承继了民族风格的新建筑。它们都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又具有江淮之间古民居的特点,经久耐看,历久弥新。庐州府城隍庙的古戏台,如今在全国能找到几个?试想江淮大戏院兴建时,如果不采用琉璃瓦大屋顶,即便当时处于全国第四的地位,恐怕也难逃被拆掉的厄运,更遑论现在被列为“省保”了。省图书馆的扩建,有识之士就力推在原地原风格展开,结果“今朝更好看”。

建筑是文化的包容。比如以省博物馆、安大和工大主楼、省政府和市政府办公楼为代表的苏式建筑,它们往往建在丁字路口,有纵深感,有庄严感,对称、气派,反映了半个世纪前我们和“苏联老大哥”处于“蜜月”关系时代,俄罗斯文化对我们城市建筑的影响。以基督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首见于1914年的合肥,那座教堂存在了90年,拆除了又原地重建,规模更大,体现了合肥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吸纳。

建筑是时间的定格。比如三国遗址公园的金虎台和逍遥津公园的西大门,使合肥留住了汉代;包公墓园的整体建筑,按宋朝营建法式打造,使合肥留住了宋代。包公祠和李鸿章故居,融合徽派建筑和明清官宦人家家居的特点,彰显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包河区宋氏故居,既有欧式风格,又现民国印记。墨荷园庞大的江南园林,处处透出水乡的气息。其中有些建筑,虽是复建或新建,却把两千年的历史跨度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主体结构已经完成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更是承载记忆记录时间的典型范例。

可喜的是,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和美化,已越来越引起领导层面和业内人士的重视,近年来新建的清风阁、赖少其艺术馆、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合肥大剧院、新桥机场航站楼等,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清人赵翼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句,我们合肥的建筑,也是代有精品,风骚竞领成百上千年!

更多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现代散文

随便看看

耀州区气象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