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游踪之春雨西湖
烟花三月,本该下扬州的,我没有,跟团去了杭州。去杭州,注定绕不开西湖。
周六凌晨启程,车行数百公里,终于踏上杭州土地。刚一下车,迎面而来的是一阵淅沥春雨,多情杭州,以雨蒙蒙的一抹诗意迎接我等。
我没带伞,来时还想,假如遇见一场雨,我就淋着。正想一头扎进蒙蒙细雨之中,没成想,雨说停就停了。心说,江南雨,毕竟不同于北方,下得容易,去得也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跟地方导游说,你规定好时间、集合地点,我自己到处转转,准时回来。导游上下打量了我几眼,答应了,我致了谢,心里窃喜。
我慕西湖已多年,来前头一晚上,我还信手涂鸦一首:人生已过四十秋,春风唤我江南游。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杭州西湖,多年来一直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存在于我读过的诗文之中,存在于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之中,她很远,又很近,亦真亦幻,亦真亦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人间天堂,到底该是何等模样,直撩我情思几十年!
于是,这个春天,这个烟花三月,我来了,来赶赴一场旷日持久的相思之约。我慕西湖,她该有知?
余秋雨在《西湖梦》中说: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是啊,西湖,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让人欲罢不能,我想不仅因为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她本身蕴含的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她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以至满湖湖水都能以载动。
唐诗的幽香,宋词的风情,苦涩的爱情,温柔的吴侬软语,香樟的气息,水藻的袅娜。江南处处,水墨山水。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子,是苏轼笔下的西湖;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心仪的西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是白居易永远挥之不去的美梦;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是柳永永远难忘的梦中水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林逋笔下那株令他魂牵梦绕的山园小梅……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流连,不吝笔墨地畅抒胸臆,雄文万篇,经久不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辈来此,又该作何感想?
西湖,中国主要观赏性淡水湖之一,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她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受全世界保护。史载,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是杭州发展史上极其显赫的吴越和南宋时期。西湖的全面开发和基本定型正在此两朝。由此说来,她已在此生活了千余年,她算是这里的原着居民,她是逐渐长大的,逐渐变丰满变迷人的,她的成长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
初中时候,我从鲁迅先生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就知道了着名的西湖十景。我来时即已决定,这次绝不全部看完,我要慢慢欣赏,慢慢揭开她的神秘面纱。中国历代着名文人之中,我素喜苏轼,于是,我决定信步苏堤,领略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的迷人之魅。
漫步苏堤,但见湖山胜绝之处,到处林木葱蔚,历代人文古迹多存。鸟鸣如同林间水滴,清澈且带着微微凉意。堤横贯湖中,全长近三公里,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杭州人也叫“六吊桥”,一桥一形,均具匠心。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
史载,北宋时候,苏东坡第一次来杭州当地方官。他十分迷恋杭州山水,觉得西湖比古代美女西施更美,便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等绝妙好诗。可过了15年,苏东坡再来杭州当太守时,发现西湖长久不治,湖泥淤塞,葑草芜蔓,遂感慨上书,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决定要学唐朝诗人白居易,疏浚西湖,为杭州人做件好事。苏堤即是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南宋时,苏堤春晓即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
别人坐船,划船,或跟团听讲,我一直漫步苏堤,我要自己做功课,给自己留下想象的美妙空间。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恰值烟花三月,一阵春雨刚过,但见杨柳夹岸,艳桃灼灼,六桥烟柳笼纱,莺啼几声。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此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真有如梦如幻之感。苏堤之上,游人阗塞,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西湖怀抱,也是慕了她的盛名吧。
枝叶婆娑之下,一条条长木凳,几座造型古朴的老桥,原始,内慧。这些看似琐琐碎碎的温情,却形成了强大又沉静的气场,为人流如鲫、车水马龙的杭州闹市压住喧嚣。在旅游文化日趋成熟,地域标志越被重视的当下,它们早已上升为一种乡愁符号。
青峰有味似青衿,牵动了“悠悠我心”。我在人流之中游走,眼前看见的,心里想到的,是那些古往今来具有傲岸风度和傲骨嶙峋的文人墨客,是他们的别样风采和神韵,是一种历经岁月洗刷后的清素之美,那色彩比任何一种刻意的着色都更为温婉,更为淡定,正适合我等走马观花的游客路过时怀旧并念想,慢慢修复霓虹都市的旧梦。
就这样,我在苏堤上竟不知不觉走了很久,终无离去之意。也许,一方水土真正的美好,从来就不在显山露水的潮流里,不在一掷千金的时尚中,而在这种淡处见真味的烟火人间,这种日升月落四季微茫般的宁静里。苏堤与西湖,西湖与杭州,千余年来,一直就是这样的吧,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来越高,可是,西湖一直都在,传统文化一直都在,且历久弥香。它的力量不可阻挡,它能包容万物,繁华时尚在它面前要怀揣敬意。它能除忧败火,心气浮躁的今人在它面前会慢慢气定神闲。
顺着苏堤探访寻幽,一路上,让人念念不忘的美景多得数不胜数。传统文化是祖先对后世的馈赠,传承文明是后世对祖先的敬意。这种互惠的光芒无处不在,且能自成气场,使这方水土在容得下繁华时尚时,也容得下自己民族古老的旧年风情。
雨润西湖,花红柳绿,更见清丽。游船画舫,亭台楼阁,水鸟翩飞。移步换景,处处入画。西湖,我该如何表达对你的喜爱之情?
岁月流转,情怀依旧。岁月与情怀总有种玄妙关系。文学史上如少了苏轼,将会何等寂寞?西湖美景如少了苏堤,该会减却多少风雅?苏轼,实在是豁达潇洒之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他总是那样宠辱不惊。他多才多艺,多情善感,对万物深情,对家人缠绵,对朋友耿直,对国家忠爱。他的生活隽永芬芳,多姿多彩。
正沉浸在忘我之境时,忽然想起,还有团队,忙看表,所幸距约定时间不晚。与苏堤告别,我选择原路返回,我要多看看这座无数人走过的长堤,这座满是文化气息的长堤。我踏着满目春色上路,身边西湖环抱,旅程既庄重又浪漫,夹杂有点离别之凄美。那浅淡的离愁别绪,握在我掌心里,仿佛连远年的东坡的脚步声都依稀可闻。
从历史中醒来,懂得历史,才能更好前行。时间飞逝,返回途中,我转身借走西湖一圈圈美丽涟漪,怀揣向传统致敬的一腔深情,面对茫茫西湖,我只觉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看两不厌,只因有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