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
心情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爱情文章 现代散文 优美散文 抒情散文 爱情散文
耀州区气象句子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正文

不吃踅面不看线……

作者: 商子雍2016/05/28现代散文

在合阳县一处景区游览,当地导游介绍道:“我们合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口气真不小!但合阳人有资格这么说话。要知道,这里是“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葬身之地、是孔子弟子子夏的传经终老之地、是汉隶精品《曹全碑》的出土之地,还是中国第一贤相伊尹、大禹母亲、商汤妃子、周文王母亲、周文王妃子的故里,而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中所收的305篇作品中,至少有20多篇与合阳有着很深的渊源,像首篇《关雎》所描写的,就是周文王和太姒发生在合阳的爱情故事……合阳的人文历史,还真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啊!

不过,以上这么一些合阳的荣耀,大都是那些有“身份”的人在“庙堂”、或讲堂之上表述,而当地百姓夸赞自己的家乡,所根据的,则往往是他们自己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亲身感受,显得非常“草根”、格外朴实。合阳有一种以荞麦粉为主料制成的面食,名曰踅面,是当地百姓心目中一等一的舌尖享受;合阳还有一种据说起于汉,兴于唐,繁荣于明、清的提线木偶戏,名曰线胡,是当地百姓心目中一等一的视觉享受。想听听他们是怎样夸赞这样两种美好物事吗?村野俚语有言:“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

前不久,我和一些朋友结伴去合阳探寻民间美食,对踅面,自然不能放过。说起来,此面的来头还真是不小,它的发明者,竟然是那位“将兵多多益善”的一代名将韩信,发明的缘起,则是为了给行军作战的士兵提供一种方便食品。踅面的制作并不复杂,把荞麦粉与小麦粉按7∶3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成面糊,用一块小木板把面糊在平底锅上踅来踅去摊薄、摊平(辞书诠释:折返往复曰踅),烙成大饼,再切成细条,即可随身携带,食用时用开水冲烫加热后,添加油泼辣子、醋、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撒上葱花或韭菜花,便是一碗让你食指大动的美味了。合阳人喜欢说踅面是方便面的老祖宗,尽管没有证据显示现代方便面的发明者,是从合阳踅面这儿受到启发,但同为方便食品,图方便路数也大体一样,叹一声“古今英雄所见略同”,总还是可以吧!

不过,高龄两千多岁的踅面,从古到今一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绝非由于它的辈分高,而在于它的确是一种健康、可口的民间美食。合阳人吃踅面,碗里要加入少量用豌豆粉制作的凉粉鱼鱼,这样,不但看起来黑白相间,色彩鲜明,而且踅面入口筋道耐嚼,鱼鱼入口光滑顺溜,口感特别有趣。更何况合阳人对踅面的调味相当考究,一碗踅面,由辣香、椒香、酸香、咸香、葱香(或韭花香)构成的复合香味,在合阳人的心目中,即使算不上人间至味,也相去不远了。

感谢合阳的朋友,在我们端着踅面,大快朵颐之时,还请来几位线胡艺人表演。提线木偶的灵动乖巧自不消说,有趣的是,线胡的演唱,是在音乐演奏的间歇时段进行,悲怆苍凉却富含激情、委婉细腻又不失刚烈的唱腔,在“铮子”(一种打击乐器)节奏鲜明的击打声中忽而婉转悠长,忽而壮怀激烈。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慨叹:踅面味美,线胡艺美,合阳县果然美名非虚;大饱口福,尽享眼福,西安人真是福分不浅!

回西安的路上,忽然又想起前面提到的那句在合阳传诵多年的村野俚语:“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不禁要赞一个:说得真好!而我们这些在合阳匆匆一日游的西安人,则深深感到:吃了踅面看了线,从此忘不了合阳县!

更多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现代散文

随便看看

耀州区气象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