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收获了美丽
我的母亲一生勤劳而贤惠,虽然背驼了,牙掉了,脚也不灵活了,但她却一天没有停止劳动。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清闲过。父亲笑她是多动症,她则说自己就是一个时钟,不动了就是死了。
在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父亲在外工作,工资低,没有钱寄给家里,母亲一人要养活6口人。每天早上天没亮,母亲就起床,放点米煮在炉子上,然后到田畈去割一筐青草喂猪。回到家里,稀饭煮好了,匆匆忙忙喝一碗就上工。中午放工时,顺便从菜园里掐一把菜回来做午饭。晚上,她摸黑到田地里扯谷桩子回家做柴禾。难得有点空余时间,她不是缝缝补补,就是洗洗晒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周而复始。后来日子好过了,她还是改不掉这些习惯。劳动,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劳动不只给母亲带来了财富,还收获了美丽。
春天,吃过午饭,就有一段闲暇时光,母亲便拿起我们在过冬时穿的衣服缝补起来。我们的衣服破了,从来不像别家孩子穿的那样,补一个里三圈外三圈地图一样的补丁,而是被她绣上一个小花或者小鸟形状的图案。母亲绣的花鸟就如真的一般鲜活,有时差一样色线,她便把破旧的衣服上的线拆下来用上。那些小鸟传神的眼睛,是她用几种不同的花线绣上去的,虽然很费工夫,但她仍乐此不疲。虽然我家很穷,但她不惜代价买了一台当时很时髦的缝纫机,目的就是为了使那些需要缝补的衣服变得更为美观大方。每当我们穿上它,就格外爱惜,生怕弄脏了。她还会绣花,那些婶婶们都说母亲手巧,都喜欢围在她身旁,求她教她们描图绣花。那些古朴典雅的“双龙抱珠”,“凤吹牡丹”等色彩斑斓的描图,我还记忆犹新。
夏天的午后就热闹了。我家门前是一条巷子,这条巷子冬暖夏凉。高大的墙壁挡住夏日的太阳,正是人们纳凉的好地方。两条长长的石凳上,男人们躺在上面睡觉,女人们则坐在一边谈天说地。母亲不会错过这个好时光,她面前有时堆着一大堆花花绿绿染了色的麦草,她给自家打几把漂亮的扇子,也要给好友们打上几把。再不就是唤上几个女人,拿一根长长的线,在两手穿上花,帮那些女人们扯眉毛和脖子上的毳毛。我看那些女人闭上眼睛,就很好奇问母亲,她笑着说是为了好看。扯了以后,她还要给那些女人的脸上扑些白粉。
秋天的季节母亲就更忙了。农村人图喜庆,青年人大多在春节前结婚,而到次年秋季新媳妇们大都有了身孕,找她为小孩取名的、为小孩绣一两双鞋子的络绎不绝。母亲虽然只是上了几天夜校,可她过目不忘,都说她有文化,取的名字好听又有意义。年轻媳妇们买上一两尺白布,要她为她们绣小孩的兜兜背心,或者是鞋子帽子。母亲总是笑眯眯地接活儿,别人送她点东西她也一概拒绝。
好不容易到了冬闲季节,母亲事情少了好些,她便给我们讲故事。母亲的故事很多,有神仙狐狸的,有因果报应的。如果将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可以编一大本书。她讲的故事,不仅我喜欢听,那些大人也非常喜欢,我常常听到他们哈哈的笑声。到了春节,我家的对联由我执笔,内容则是她想的。对联的内容或工整、或诙谐,常让人啧啧称赞。窗纱上有她亲自操刀的剪纸,或飞鸟虫鱼,或山水楼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母亲常说,不要认为自己是个泥巴腿子就不讲好看,把脸洗得光光的,衣服穿得好看点,别人看着顺眼,自己也舒服。话虽朴素,却道出了生活的真谛。母亲一生爱劳动,但她劳动不忘收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