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其实没那复杂
“十一”收假归来,亲朋好友争先诉说自己去了多少地方,游览了多少名胜古迹。黄金周出行,人山人海,实在是当代的“长征”,充满艰辛与挑战。但当我问起哪些记忆比较深刻的事,他们却清一色地说:“你看照片吧,我都拍下来了。”
有时,去不与不去。理想中的景点,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心中对其怀有无限的向往和期待。而一旦身临其境,则打破了幻想中的梦境。拿我们黄州的赤壁来说吧,又何尝是想象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呢?其实不用抱怨子瞻等人欺骗我们,除了过度商业化的开发,拥挤的人群这些外界原因外,是我们自己把旅行的意义复杂化了。
我以为最好的状态是——意游,这并不是唯心主义。无所谓风景如何,只要有情趣,即使是饭后与知己好友的散步闲聊,亦可是一次思想的壮游。
出游,信步而走,路即脚下,抛开GPS的指示,远离扩音器的喧嚣,踏无名山水,省却门票,不看人亦不被人看,这时你只听从自己的内心。
心情好时,“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心情忧郁时,亦可体会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愁思。
意尽归来,归来自有文章作,既不与他人同,又可再次意游,何乐而不为呢?
而今,费尽千辛万苦,寻访古人遗踪,却使旅行的意义变成了旅行者口中夸夸其谈的地名,变成了一纸了无生趣的相片,以及相片上一张张似曾相识僵硬而雷同的笑脸,还有一堆丢弃在沙滩上无人理会的空饮料瓶。
这让我有感于读书也和旅行一样,看过多少名着都是浮云,因为读书的意义不在于武装舌头,而在于丰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