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睹芳华
跨入人艺的大厅,前一刻还是数九寒冬,下一刻便是温暖如春,我静静地等待着话剧《蔡文姬》的开演。说实话,我真的很好奇,文姬在郭沫若眼中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灯光,悄然变黯。一缕丝竹之声像是从清远的天际飘至,应是胡笳吧,把全场熏得格外静谧,听着这如泣如诉的乐声,心底便无端生出几分凄凉。只见棕红色大幕缓缓拉开,旌旗飘飘的荒凉塞外,金碧辉煌的番王宫殿,悲凄寂静的京郊坟墓,庄严古朴的魏王府邸……这一幕幕精致逼真的舞台场景,仿佛带我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舍情取义的蔡文姬,惜才爱才的曹操,有情有义的左贤王,耿直不屈的董祀……这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似乎向我诉说那段荡气回肠的往事。凄婉昆曲十八拍,直抒文姬念子痛;不惜千金换人才,尽显曹操真性情。文姬历经十二年的磨砺与思念,终于大放光华,让世人重睹芳华。这持续了3个小时的话剧在笙歌乐舞中徐徐落幕。
随着散场的人流,我慢慢走到大门前,雪越下越大了。透过荧绿色的玻璃窗,街上明亮的灯光好像变成了薄荷酒里的冰块。我整了整衣帽,走向风雪,一路上,文姬的形象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文姬,应是一个慈悲的人。那一年,她在经历丧夫之痛、父母双亡之悲后,又被如狼似虎的胡兵掳走,受尽欺凌折磨,广袤荒漠中留下的是她“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的无助。而此时的文姬却依旧关注着百姓。《悲愤诗》中“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是她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我敬佩她忍辱负重的勇气和胸怀。
文姬,应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被掳入胡地十二载,她“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而听到曹操要赎她归汉时,她沉默了,粗粝的北风划过脸颊,残阳如血,美得凄凉。这里有她的夫君和一双儿女,一去便永隔天涯了。可中原,有父亲未竟的事业啊!不知是在怎样的一种力量的驱使下,文姬最终踏上了返乡的漫漫长路。归汉后的她才华尽现,默下了四百多篇文无贻误的古文。
可是文姬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一生三次婚嫁,第一次只有一年;第二次嫁左贤王,却在十二年后被迫分离;第三次被曹操指婚于董祀,却遭遇了赤脚蓬头、叩首请赎的耻辱。还好,曹操懂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曹操给不了她现世安稳,便把她许给董祀,算是一个正妻的名分。
就在那个雪夜,我看懂了蔡文姬,懂得了她的泪,她的悲,她的情,她的心。她的一生让我敬佩,却不敢觊觎。我只愿看别人的悲欢离合,别人的跌宕起伏,转过身,守着油盐酱醋茶的烟火幸福,守着阳光下的美好回忆。等待,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