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遐思
古往今来,人们对月亮寄托着特殊的情怀,所谓“感怀伤月寄相思”。耳濡目染,我也从望月中感受到了对亲人的依恋和对故乡的思念。
当我还在母亲的臂弯下蹒跚学步时,就常仰望星空皓月,被她的静谧所感动。母亲常在月光普照、大地银辉的夜晚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讲解李白坐床望月、低头思乡、啜泣感伤的情景。母亲轻柔的声音,和着不时传来的蛙声和虫鸣。我陶醉其中,如痴如醉,似懂非懂地摇头晃脑,心中不免有疑问:看着天上美轮美奂的月亮,诗人应该高兴快乐,为什么会伤心哭泣呢?我问母亲,母亲摸摸我的后脑勺,笑而不答。
长大一点,我常常缠着母亲讲故事。印象最深的都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天狗食月》中月亮要是被天狗吃了,晚上不就一片漆黑,再也看不到月下美景了吗?我恨透了天狗,生怕它真的吃了美丽的月亮。《嫦娥奔月》中的嫦娥坐在桂花树下轻抚玉兔洁白的绒毛,待在清静孤寂的广寒宫,她是否思念起人世间的亲人呢?
童年里,我常看中央电视台月亮姐姐的节目。她弯弯的眉毛,浅浅的酒窝,甜甜的微笑,柔柔的话语,简直就是月亮的化身!母亲也常清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王菲的声音一样,如同天籁。母亲告诉我,这是苏轼写的诗。作为集文学、书法等各类才情于一身的旷世达人,曾经在我们的黄州工作,写下了驰名中外的《赤壁赋》、《寒食帖》。他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月亮寓意人世,真是太绝了!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处异地,心却相连,思念情深,难怪所有的华人都特别重视中秋佳节的千里明月寄相思……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月亮有了科学上的认识,知道了人类探月的历程,知道了月亮上的极寒极静……虽然这些认识在不断纠正我以前对月亮的了解,但内心深处:月亮依然是美丽的化身,是纯洁的象征,是思念的载体。我喜欢她淡雅、含蓄、静谧的美感,更欣赏文人墨客以月言志、以月寄情的诗词歌赋。
是啊,从小到大,从嫦娥到苏轼,从神话传说到科学探测……一直以来,对于月亮的遐思就萦绕在我的脑海,伴我成长,启我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