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月亮
一年三百多个日子,是由颇有意趣的节日串起来的。季节的脚步走到秋天,一轮温婉的明月,明亮了一个馨香的节日。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一个孩子来说,节日的全部意义,无非是可以吃到一些“美味佳肴”。凉意渐起的夜里,我常常祈盼中秋节快点到来,因为舌尖特别想念月饼的味道儿。
那时,父母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八瓣儿花。中秋节的月饼,是断然不会花钱买的。母亲手巧,她把发好的细面揉成月亮的模样,把两个月亮贴在一起,中间夹上花生芝麻馅儿,用梳子在月亮面儿上梳出好看的花纹儿。上锅蒸熟后,家里每个人都会分到一个月亮饼。
孩子们拿到月亮饼,都会像天狗吃月亮般,几口就把饼吞进肚子。我则喜欢把饼藏起来,等到凉月满天的时候,一个人躲起来慢慢享受。咬一口饼细细咀嚼,白糖的甘甜、麦子面的细腻、花生芝麻的清香混合成美妙的滋味,便在舌尖蔓延开来……抬头望月,低头吃饼,让我感觉中秋节是如此丰盈美好。
记不清从哪年中秋节开始,我突然对月饼失去了兴致。也许因为物质日益丰富,月饼再也算不上美味的食物了。也许因为青葱岁月,如鲜花般盛放的心事太多,已无暇为味蕾的感受劳心费神了。
然而,中秋夜还是要吃月饼的。吃完晚饭,母亲就在小院里摆上供桌祭拜月神。桌上堆满了包装得花里胡哨的月饼,那都是母亲从集市上精心挑选买来的。祭拜完毕,母亲会拿起一块最大的月饼按人数平分成块,然后催着我们吃下去。母亲说,吃了月饼,一家人才会和睦团圆事事顺利。
应付着母亲匆匆吃下“分摊”的月饼,甜腻的味道儿黏在舌尖儿还未散去,我就会找借口悄悄溜出家门。约上要好的小姐妹在空旷的打麦场小聚,在如水的月色里,说起邻村那个白衣少年,我们窃窃私语巧笑嫣然……成长的岁月中,中秋月圆撩人情思,月饼却被我忽略冷落了。
月缺月圆,时光荏苒。为人妻为人母,渐渐懂得了,节日其实是表达爱意的日子。往往是离中秋还早,我就着手准备月饼送给父母公婆。在超市里买的月饼礼包,总觉得不能表达心意。抽出空来,我会跟着食谱学着做适合老人吃的无糖月饼。做的月饼模样虽然粗糙些,味道却是传统而地道。
老人体弱,对月饼这样难消化的食品,往往是敬而远之。他们心心念念的,是给他们送月饼的孩子们。全家人聚在一起,聊些与月亮有关的陈年往事,也都会应景地吃几口月饼,图个阖家幸福花好月圆的彩头。此时弥漫在舌尖心头的,都是爱的味道儿。
中秋月圆,天上有个月亮,舌尖儿也有个月亮。两个月亮相映生辉,馨香了一个特别的日子,温暖了我一生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