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半开
我梦里的故乡,始终有一扇柴门,它半开着,沐浴在清泠的月光中,像是在等待,等待一个人的归来……
曾看到一幅画作,画里是深秋,小院里,一扇半开的柴门;阳光稀薄,洒在满是落叶的小径;一棵苍老的树微斜,枝条垂到柴门外。整幅画寥寥几笔,没有色彩,却格调淡雅,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而我,最爱画中那扇半开的柴门,它含蓄、内敛,欲语还休,似乎有着淡淡的相思,或者乡愁,亦或留恋着秋阳、古树,还有那日暮掩柴扉的相送人。它是走向美好的入口,也是拥抱美好的出口。
走进故乡的柴门,就是走进一个家。这个家或许不是雕梁画栋,只有茅舍三间,但里面因有爱人和孩子,它就显得特别的温暖和可爱。爱人在院子里种了花草,洒下了菜种,搭起了瓜架,春夏时节,花草葳蕤,菜蔬长势喜人,孩子穿梭其中,追逐蝴蝶,笑声如阳光般洒落满地。待到了秋冬,院子空了,静了,幸福在时光中一点点沉淀,变成一块温润的玉。一家人坐在一起,秋日里晒太阳,隆冬时围着火炉听雪,幸福闪着晶莹的光,映出一张张笑盈盈的脸。而外面的那扇柴门,它始终半开着,即使掩着,也是虚掩,它静静地守望着一个家的爱和幸福,微笑,一直微笑着。
柴门是柔软的,温暖的,它半开着,一副期盼等待的姿态,“日倚柴门望汝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我的爱人,我的孩子,你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呢?而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扇半开的柴门,又会给人带来多少安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是最温暖的诗句。
柴门里,还住着一颗明净、淡泊、悠远的心。他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还可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外面世事喧嚣,我愿离群索居,守着一方宁静;人人都在追、赶、超,我愿慢下脚步,观察内心,体会万物之美。生命不应承受那么多世俗负累和欲望,让它返璞归真吧,它会感激你,回报你健康和平和,而你也会感激你自己。
柴门,有着诗性和闲逸。“柴门静夜无关钥,留与山僧带月推。”山僧推门入室,会做些什么呢?或许会与诗人秉烛夜谈,亦或一同赏月,吟诗作对。“扁舟乘兴,读书相映,不如高卧柴门静。”柴门,让人心境入空,无悲无喜,无忧无虑,明净且可爱。
木心曾说,“无论蓬户荆扉,都将因你的倚闾而成为我的凯旋门。”倚闾者,不止家人、爱人或情人,更有自己。柴门,是要归的,归的是一颗素朴、安宁、充满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