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相国世家读后感
萧相国世家读后感范文一
读了汉几个人的传,最大的感触便是通向成功有无数条路可走,成功并不要求各个方面都出色,只要有一个方面相当的突出,超出常人,并坚持发挥自己的特长走下去,就会获得成功。比如沛公因为他的气度与善于用人而打败了一代霸王项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张良凭借他卓越的智慧而成为帝王之师,韩信通过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名垂青史,而我今天读到的萧何,却与这些人的成功之路大相径庭。
萧何,没有张良与陈平那么聪颖,也没有韩信英布那样善于征战四海,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的他,又是怎样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呢?萧何自有其非凡之处。
经过仔细的思考,我体会出了萧何的智慧,应该说他的成就大部分也归功于他的智慧。他的聪明不同于张良与陈平在战斗中展现出的足智多谋,而在于对于自身情况的认知以及对事情发展的预测。
萧何知道自己论战争谋略比不过张良陈平等人,论勇猛比不上曹参彭越等人,为了取得成功,萧何选择了一条最容易想到却又很难坚持做下来的路线——勤恳工作,恭恭敬敬,以此来赢得高祖的信任与百姓的拥护。不得不说,萧何是很有远见的一个人,他自从做秦朝官吏时起,就认为刘邦以后注定是大人物,因此在各种事情上总是袒护刘邦。后来他的预测果然灵验,刘邦成为了他的领袖,不忘他过去的恩德,甚至在封侯时多封给了他两千邑的土地,为了报答他曾经多送的两百文钱。沛公的军队占领咸阳之后,别的将领都去争抢着拿钱财宝物,唯有萧何去收集秦朝御史保管的律令、法律、图籍等,这些东西在后来汉王与项羽斗争天下的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样也使得萧何在被委任宰相职务的时候得心应手。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萧何的远见卓识使他把握住了机会,从而一步一步走向顶峰。
萧何不仅对事情有远见,他的聪明还表现在能够敏锐地发现局面的需要并且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用现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有眼力见儿。萧何不仅圆满的完成了自己分内守城的工作,还能帮助马背上的高祖解决困难。萧何常常从关中地方派遣军队到皇上所在的地方来补充皇上的军备,并没有皇上的诏命让他召集军队,然而数万名的军队屡次在皇上最困乏的时候,最危险的地方汇合起来,装备起来。汉军没有粮饷的时候,萧何在关中征粮,利用水路辗转供给汉军粮食,使得粮食永不缺乏。这样的做法又怎能不使高祖欣赏信任他呢?一人指挥后方工作井井有条,同时又能够给前线及时的援助。君主欣赏人民拥戴,做官到达这种地步,确实没有更令人满意的了。开国第一功臣的称号,不归萧何又归谁呢?
还有一点,也是我个人认为做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揣测君王的心理,适度做事,使他不对自己产生疑心。前前后后共有三个人提醒萧何刘邦对他产生疑心并提供了建议,萧何都一一采纳了,从而一直保持住刘邦的信任,世代封侯。古往今来,有多少聪明的人经过不懈努力做到那个地步,却因为在这个事情上没想明白而稀里糊涂掉了脑袋。也有在这件事情上处理成功的人,比如陈平、萧何,再比如之后的李通,得到了善终,使子孙后代都能享受爵禄。学会适度的放弃,也是一种大气与智慧。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要争先,有时候放弃反而会带来更多,萧何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这一点。
读了萧相国世家,我认识了一个勤恳踏实的萧何,一个谦逊恭敬的萧何,一个大气智慧的萧何,一个名垂青史的萧何。
《萧相国世家》读后感范文二
《史记·萧相国世家》说的是萧何伴随汉高祖左右,为其效犬马之劳终其一生的故事。其中写到汉高祖为群臣排位次的细节,现在读来,让人有寒噤之感。
经历过秦末的腥风血雨,又有楚汉的争锋对决,该是坐下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此时高祖认为“萧何功最盛,…所食邑多”,而一群武将却不买这个帐。仔细想来,曹参之流,身经百战,冲锋陷阵,要是没有曹参这样的干将,刘邦即使有一百个萧何也成不了大业。而萧何不曾有点点汗马之劳,只会舞文弄墨,凭什么他的功劳就会攀到曹参之流的头上呢?
试想,如果在楚汉对决时,刘邦说出萧何功劳最大这样话,结局肯定很惨,不用说韩信这样的人立马会占到项羽那边,就连曹参这样的亲信也会觉得靠不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转马头了。现在不一样了,消灭了项羽,天下惟刘邦最大,一伙人不再是称兄道弟歃血为盟的关系了,高祖说的话不需要考虑那些武将们的感受了,他欢喜谁就是谁,他爱谁就是谁。
武将们的命运似乎就是这样,在主子需要他们时,他们拼命冲杀,最后功遂建业已立之时,他们的功劳却被轻轻松松的抹去。每个朝代都在上演着这样的不幸,为什么?武将手握重兵,功高盖主,“大哥”如果在论功行赏再给他们予很高的位置,难保哪天他们就给篡夺了,这招谁都得防着点。这手棋下得妙的人有刘邦,分封群臣时抬高文人地位,极力贬低武将功劳,后来还通过吕后、萧何消灭韩信进一步铲除那群武将们的势力,汉景帝承刘邦衣钵,连本族人都不放过,通过平定“七国之乱”,让天下权利集中于皇室。赵匡胤也是一个忽悠武将的能手,他“杯酒释兵权”,还把表情装得很无辜,在酒席间,故意愁眉不展状,石守信一看就是又怕又愁的,武将藏忧的问题一下子就给解决了。赵匡胤算温柔的,狠一点要算朱元璋了。朱元璋即位后,为了防止武将们功高震主,竟制造种种借口,向握有军政大权的元老重臣挥起了屠刀,胡惟庸、蓝玉等等开国功臣都不能幸免,最冤的是徐达,做得忠顺恭谨,让朱元璋找不出错误,还是免不了被赐死。
高祖以猎人和猎狗来比喻文臣和武将的功劳关系,以萧何为人,武将们为狗固然不是对武将们的人格的侮辱,但是在这个比喻中武将们被极度的工具化却是不争的事实。高祖说萧何“功不可忘也”,难道曹参和韩信之流功可忘乎?说到底功可忘不可忘不是在于他们功劳之大小,而在于他们的功劳有没有必要被提及。这就涉及到了萧何之流之所以被重用的原因了。
兵刃交接的战争中,萧何是个谋臣,是个副职。管理国家之时,他被刘邦扶正,究其竟,可能有一下原因:一,通过这一举动表明刘邦不信任武将们的态度,有此举动,武将们便也不敢肆意妄为了;二,通过这些文臣们的文墨功夫和律令制定达到限制武将的势力的目的,在很多时候,文字的力量并不比刀枪小。看看萧何的所为就知道,他真正的本事不大。刘邦是这样为萧何功最盛辩护的,首先他是个谋臣,“发踪指示”,其次,他“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发踪指示”是他本职工作,“举宗数十人皆随我”那是另有隐情的,是刘邦对萧何的胁迫,可见刘邦是为了捧红他而出其辞的。再后来排位次时,刘邦所举萧何功劳也未必多么光耀。刘邦所言萧何之功如“遣军补其处”、“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萧何全关中以待陛下”等功劳要是真与前线将士相比,又何足絮叨。可谓“欲加之功,何患无辞”。
刘邦果真十分信任萧何之流的文臣吗?帝王对于臣子的信任从来只是处于将来利益需要,而不是过往功劳的惦记,如果谁以功劳自夸,这样的人总会被干得很惨的。刘邦当初在楚汉之争最为艰苦的时间里,他还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鲍生对萧何说:“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说白了,就是刘邦怀疑萧何,屡次派人打探,而萧何为了消除刘邦的一律,把自己家族的子孙昆弟都给派上疆场了。而后,汉立国后,刘邦一次一次地怀疑萧何,萧何表现出了很好地孙子态度,为了保全自己,设计把韩信杀了,为了让刘邦放心,他把自己所有家产、资财都献出来分给军士,为了让刘邦对自己彻底无忧,他甚至做毁誉之事——低价甚至赊借买地,一直到把自己搞臭为止。有时,你只能感慨,历史真是一幅充满小丑的图卷,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看看司马迁对萧何的评价就知道,这个人真的是没什么大本事“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奇节(没什么作为)。及汉兴,依日月(指刘邦)之末光”。
看《萧相国世家》的《萧何第一》中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的,刘邦为萧何“功最盛”正名,功劳评定后,接下来就是排位次的事情了。刘邦决定要压制武将的想法是铁了心的,但是又不好意思把自己意思说破,群臣也装傻,力推曹参位排第一。此时,一个姓鄂的人站出来,替刘邦把想说的话抖落出来,说萧何居功至伟,有万世之功,应该排在第一之类的云云,高祖二话没说,立马就说“善”。这个人据说因为在关键时候揣摩了刘邦的心态,替他说了句话,被封为关内侯(很巧的事,这也似乎没什么本事的人,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仅只于此)。读到这个细节时,哑然一笑,佩服于关内侯和刘邦的配合之默契,也深感司马迁对历史的敏感程度。
说到底,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君子小人,不管是想要赞誉还是毁誉,只要是想活着都不容易,尤其是为别人活着更难。人们总是要在舞台上刻画一下自己,在别人的舞台上大家都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