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范文一
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用我们的爱去谱写曲目,奏响生命的乐章。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这才是本文的主题。
所谓真性情,是一种对内在情感的看重与外在功利的看轻,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处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接人待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是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想起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趣,念起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忆起阮籍青白眼示人的爱好,如此种种,不都是性情使然吗?雪莱说:“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有算得了什么!”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把它当作一种乐趣,沉醉其中,慢慢奋斗,在自己的舞台上表演,直到谢幕的那一天……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范文二
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闪回着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安静的一角,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把它摆放在一边,写一篇我的读后感,像以往一样,献给曾荡起心湖涟漪的每一本书。模糊的记忆,蹩脚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及文字的力量。唯有,寂静的文字,才能清晰表达我的所感所悟。
《只有一个人生》,书名就传达着哲理。女性,情感的载体,与理性的哲理,颇有水火不相容的感觉。读起来,便不忍丢下。丢下,也不想拿起。读它,需要凝神静气,从眼中进去的是文字,从心里流出的是感悟。
书中第十一辑“未知死焉知生”回答了我所有关于生死的疑惑。庆幸觅得一个知音。
为何我们避讳谈及这个话题?世上所有的苦难,都可以用逃避、忍耐、甚至用死来解脱。唯独死是既躲避不掉,又无解脱之路,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其二,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而对于死却感到非常陌生。陌生得不认识它了。
为何我们惧怕死?我们死后不复存在,不能感觉到痛苦,不应感到可怕。但死的可怕,恰恰在于死后的虚无,在于我们将不复存在,一个独特自我的绝对寂灭,永远的寂灭。
面对死亡,不是哲人的我们,不回避,也不用寻找它的理由。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我们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与限度。如此我们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我们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我们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